崇福镇的风景名胜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2:35:34
在镇西南郊运河南岸大通新桥南堍东侧,面积约19500平方米,属于马家浜文化类型。出土骨角器有鹿角钩、点种器、麋角柄,陶器有釜、罐、盆、盘、钵、豆、支座,胎中分别夹蚌、夹砂、夹禾本科植物的茎叶等,陶质疏松,往往施红色陶衣。据陶器的发展序列分析,遗址的相对年代,晚于罗家角遗址,约在六千多年前。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语儿亭 据《文献通考》载:“崇德,晋有语儿亭。”《吴图经续记》载:“御儿地名,《国语》勾践曰:吾用御儿临之。”明万历《崇德县志》载:“御儿即语儿……。孟康曰:越地今吴南亭是。《三朝国史》云:有语儿亭,即其亭也。”现已无存。 崇福镇
女阳亭 《越绝书》载:“勾践入臣于吴,夫人从道产女于亭,……勾践胜吴,更名女阳。”现已无存。
何城 明正德《崇德县志》载“在县西三里(即今西郊何城庙旧址)”。《名胜志》载:“勾践拓地,北至御儿,夫差筑何、晏、管、萱四城拒之,何城有何律王庙,相传吴王遣以筑城者。”现已无存。
沈晦旧居 元至元《嘉禾志》载“在崇福寺西赵家巷,宋状元沈晦居此,早废。”因赵家巷旧有赵汝愚忠勋祠,故今称祠堂弄。
椿桂堂 明万历《崇德县志》载:“在县治西,宋莫元忠五兄弟奉亲力学,俱登科第,周监丞必正匾其堂,早废。”今存五桂坊弄之地名。
陆德舆宅 《嘉兴府志》载:“在五桂坊西南,系南宋吏部尚书陆德舆(镇人陆埙之孙)之住宅,早废。”
语溪馆 元至元《嘉禾志》载:“在崇德县西南。”《靳志遗事》载有:“宋绍兴十八年(1148),知临安府汤鹏举言,偃兵以来,皇华交货,结辙于道,而淮浙沿流馆舍,无虑二十所,尚或未就,令宾至如归,自赤岸而下,语溪其次也。”馆早废。 1911年
历史上多有变更,宋时有“乡”、“都”之称,清前以百又十户为里,推了多者十人为长,余为十甲,甲系以户、户系以口。城中称坊,近城称厢,在乡称里。清康熙年间又有“保甲之法”,十户为牌,十牌为甲,十甲为保。 清末坊巷据光绪《石门县志》载:“县城设十一坊五巷。”即县前坊(四都市一图)、西门坊(四都六图)、南门坊(西九都十六图)、东门坊(十都附八图)、北门访(十都附八图)、宣化坊(在县治前)、太平坊(在县西五十步)、清泉坊(在县东义济桥下)、儒林访(在万岁桥东)、永安坊(在县东北二百步)、嘉会坊(在县东南工百步)等11坊和青阳巷(在县东)、宣化巷(在县西)、登仙巷(在县南)、水门巷(在邑庙西)、四井巷(在县治北)等5巷。清末至民国,坊制和名称多次调整,先前的11访被改为10坊,即:东北访、春风坊、县前访、太平五桂坊、南门访、水德坊、西门访、三永坊、登仙坊、北门坊。先前的5巷也归并入各坊。都图仍用于办理土地田赋。
自清宣统三年(1911)至民国初年,推行乡镇自治。石门县仍 按旧界,沿袭清代名称。镇称县城,下设坊巷。
1912-1935年
民国2年(1913),省通令划区。
民国3年,实行自治,区下仍为坊巷。是年石门县改称崇德县,全县划五区。崇德镇仍称“县城”,属第一区。
民国17年,颁布各种新政规章,驻镇的县公署改称县政府,知事改称县长,镇辖如旧。
民国20年,筹备乡镇,基层改为“闾邻制”。据省颁组织法规定:“凡具内百户以上村庄地方为乡,其不满百户者,可联各村庄编为一乡。百户以上街市为镇,其不满百户者编入乡。但因地方习惯,或地势限制,及有其他特殊情况者,虽不满百户,亦得成为乡、 镇。乡、镇以下 25户为阎,5户为邻。”
民国21年,镇与乡分设,同隶于区。镇境属第一区。因镇上有崇福古寺,故命名为崇福镇。
民国22年,推行保甲制,10户为甲,10甲为保。
民国23年,崇德县城设镇,称崇德镇。
民国25年,崇德县归井乡镇,重编保甲,崇德镇下辖16个保。
民国27年至民国34年,日伪政权改镇名为语溪镇,保甲仍沿旧制。抗战胜利后复称崇福镇。
民国35年,郊区农村北至徐家添,西至河城庙,南至大通新桥都划归崇福镇。全镇辖区归并为14个保。
第1保:在南门外,包括司马高桥、竹行桥、城南弄等。
第2保:在东门内,包括市河东岸、慈善路、中山公园等。
第3保:在大南门内,包括糖坊弄、硝皮弄、保安桥、观善桥等。
第4保:在南门内,包括东横街、南大街、平桥头、县街等。
第5保:在城中靠西,包括西横街、西寺弄、城隍庙弄等。
第6保:在城中靠东,包括东大街、春风楼、县前等。
第7保:在城中靠西,包括西大街、西城弄等。
第8保:在西门外,包括抵塔寺成南沙滩、北沙滩等。
第9保:在城中靠北,包括北大街、养济弄等。
第10保:在城中东北隅,包括太平弄、蒋家弄、晚村路等。
第11保:在北门外,包括南渔船汇、北渔船汇、茅桥块、北塘直街、北坛弄等。
第12保:在北郊农村,包括徐家球、仙人演、李家兜等。
第13保:在西郊农村,包括官庄桥、谈树下、栈前场等。
第14保:在西南郊农村,包括何城庙、地东村、新桥头、鹭鸶湾等。
1936-1980年
1949年11月废除保甲制,根据辖区范围分别设立城南、公园、宫前、东横、西横、城西、北大、城北、太平(后并入东大)、东大、西大11个街政府。街以下设立居民行政小组。
1958年11月,将原10个街政府,归并为勤俭(含原城西、西大)、和平(含原东横、西横、宫前)、建设(即原东大)、东风(即原城南)、跃进(郧原城北)、解放(含原北大、公园)6个居民委员会。
1973年,运河拓宽时,解放居民委员会撤销,分别并入东风、建设两居民委员会。
1980年6月,为保证镇民蔬菜供应,划茅桥埭附近农村为蔬菜基地,称“崇福蔬菜队”(后称村)。 崇福镇辖中山、语溪、崇德3个社区,城郊、上市、东安、民利、湾里村、留良、新桥、华光、御家桥、南阳、茅桥埭、钱家埭、李家浜、陈家埭、店街塘、芦母、景卫、中夫、李家坝、联丰、上莫、新益、利顺、星火、五丰、芝村26个村委会。
上一篇
东莞有什么好的私立学校
下一篇
济南振兴街银座美工招聘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