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第八大奇迹,琥珀屋到底存在么
- 培训职业
- 2025-05-03 23:46:00
到1946年,二战的硝烟刚刚散尽,苏德便开端搜索琥珀屋,但一无成果。寻觅者都以为它已不复存在,要么消灭于柯尼斯堡大轰炸,要么殒命于轰炸以后的全城大火。
前不久,笔者去了一趟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1945年之前,它归于德国,名叫柯尼斯堡。1945年,苏德两军在柯尼斯堡激战,苏联赤军战死十余万,终究攫取该城。战后,依据《波茨坦协议》,柯尼斯堡归了苏联,1946年易名加里宁格勒。苏联解体后,加里宁格勒仍归俄罗斯一切,但该城东部的白俄罗斯和北部的立陶宛等国纷繁独立,加里宁格勒与俄罗斯的广袤内地不再接壤,遂成飞地。加里宁格勒州西北部有座小城,叫斯韦特洛戈尔斯克。随行导游、历史学家沃尔科夫说,此地出产贵重矿产琥珀,日产量达3.5顿,约占国际琥珀生产总量的90%以上。他还带笔者去观赏了琥珀矿,挖掘面甚为广大,运送车辆络绎不断,戴着安全帽的工人忙忙碌碌。产自此地的琥珀曾建成一个琥珀屋,在三百年的历史风云中演绎了一段段触目惊心的故事。俄国曾有一间琥珀屋,是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于1716年送给俄罗斯彼得大帝的礼品。这间琥珀屋造于1709年,面积55平方米,四个墙面和顶棚护板上镶满熠熠生辉的琥珀,总重量为6吨,资料悉数取自于柯尼斯堡。史书记载,其时普鲁士的琥珀报价贵过黄金,其间价差竟达12倍之多。更要害的是,琥珀屋的6吨琥珀,不是在四个墙面和顶棚的护板粘贴琥珀碎石,而是缀满由工匠精心创造的美轮美奂的琥珀画,再辅以贵重的钻石和宝石点缀,兼以报价不菲的耀眼银箔拼接,相得益彰地构建了这座国际富丽之屋。史书记载,停步琥珀屋,琥珀变从淡黄色到橙红色,幻着柔美的暖色之光;金刚石和各色宝石亦夺人眼目,富贵奢华之气溢满其间。
威廉一世缘何缔造此屋?本来威廉一世嫉羡法国路易十四生活奢侈,遂命令创造了这座被誉为“国际第八奇观”的金碧辉煌之屋,可见攀比之心,古今中外,自古有之,帝王将相亦不例外。
琥珀屋的设计者是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施吕特尔。听说,1709年琥珀屋刚竣工没几日,粘有琥珀的壁板突发大面积塌落,把威廉一世气得怒不可遏,他一面命人紧迫修正,一面迁怒于施吕特尔,并将其驱逐出境。
1716年,威廉一世为了与俄国彼得大帝修好,将全世界珍品琥珀屋拱手奉送。彼得大帝闻讯满心欢欣,当下标明接收。他在给其妻叶卡捷琳娜的信中说:“琥珀屋缔造于波茨坦,精美奢华,恋之久矣,今终为所赠,不堪欢欣。”威廉一世说话算话,将琥珀屋大卸八块,紧密包装,于1717年运抵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彼得大帝将其组装于皇村的沙皇官邸。
尽管琥珀屋现已落座皇村,但彼得大帝仍觉其美中不足,遂令俄国修建学家拉斯特列里扩建和重装琥珀屋。艺术大师们遵旨开工,不仅丰富了其内饰,还在屋中安置了镜子。叶卡捷琳娜女皇控制时期也不例,1743年,她传旨拉斯特列里院士和工匠马尔捷里再次改造琥珀屋。这次改造,主要是对包金木雕、镜子及用玛瑙和碧石所做的马赛克画进行精加工。拉斯特列里院士在改造工程进行到一半时逝世,工匠马尔捷里不负皇命,1770年终将琥珀屋改建成叶卡捷琳娜皇宫内最奢华的场合。叶卡捷琳娜女皇对外宣称,琥珀屋乃勤政之地,实乃其独享奢华与奢侈之所。
;二战中琥珀屋奥秘不见
日子长了,琥珀屋便遇到了保留疑问。圣彼得堡气温陡升骤降,冬天室内高温取暖,加上修建群之间常有急速的穿堂风,这些都不一样程度影响了琥珀屋的饰品,艺术品褪色、开胶和掉落时有发生。沙皇曾在1833、1865、1893至1897年间,苏联政府曾在1933至1935年间屡次进行大规模补葺。苏联最大的一次补葺是在1941年,即苏德战争迸发的当年,也是琥珀屋完全不见的前夕。
史书记载,苏联文物有些在战争伊始便对琥珀屋采取了保护办法。据悉,苏联曾计划将琥珀屋转移至新西伯利亚市躲藏。但此方案遭到专家对立,理由是琥珀屋乃精美易碎品之物,拆开、打包和转移很容易损坏国宝,丢失不可估量。专家们终究决议就地假装和坚壁琥珀屋。为了避免德军轰炸列宁格勒时,震坏琥珀屋里的名画,苏联专家还采取在琥珀贴画的外表糊纸、裹纱布和塞棉花等防护办法。
可是,史料显现,在列宁格勒战争中,德军占据了皇村的沙俄皇宫。德军发现琥珀屋后,将其拆开并运往德国,并躲藏于德国柯尼斯堡的皇家城堡内,由德军日夜护卫。藏宝的大厅面积小于叶卡捷琳娜皇宫,琥珀屋有一有些放不下,只能另存他处,这就形成琥珀屋有些组件脱离主体而单独存放,也是琥珀屋艺术品丢失的开端。1944年,英军大规模轰炸柯尼斯堡,使全城堕入火海,数万人被炸死。有目击者说,皇家城堡的藏宝厅被炸塌,德军在轰炸空隙,将琥珀屋转移到城堡的另一大厅里躲藏,琥珀屋得以躲过大轰炸而幸存。1945年4月9日,苏联赤军攻击柯尼斯堡城,德国守军一面做困兽之斗,一面顺暗道撤军包围,战役打得反常惨烈,德苏两军和市民均有很大伤亡。4月11日,躲藏琥珀屋的皇家城堡突发大火,琥珀屋受损与否无人知晓,此刻,战局堪危,国宝守军已撤,琥珀屋从此不知所踪。
;到1946年,二战的硝烟刚刚散尽,苏德便开端搜索琥珀屋,但一无成果。寻觅者都以为它已不复存在,要么消灭于柯尼斯堡大轰炸,要么殒命于轰炸以后的全城大火。有专家提出,琥珀屋在战时现已从柯尼斯堡运抵德国科堡市,还有人猜想,说琥珀屋藏在东德盐矿或美国的银行稳妥库里。欧洲还一度盛行琥珀屋已坠入深海的说法,这一说法指称1945年1月30日,琥珀屋被装上了纳粹德国邮轮古斯特洛夫号。据史料记载,该船当日从波兰北部的格丁尼亚港撤离计约10582名被苏军围困在东普鲁士的德国布衣、伤兵及船员,本应经波罗的海回来德国基尔港,熟料途中被苏联赤军С-13潜艇击沉,古斯特洛夫号上共有9343人罹难,琥珀屋与死难者一道沉入了波罗的海海底。;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琥珀屋中的一件稀世珍品俄然现身,它就是极端贵重的意大利佛罗伦萨个性的马赛克画《触觉与嗅觉》。它完结于1787年,是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高价向意大利画师订购的三幅作品中的一幅,并悬挂于琥珀屋中。
此画一出面就引起轰动。查询标明,这幅画的主人是一位曾在叶卡捷琳娜皇宫参加绑架琥珀屋的德国军官,在运送琥珀屋时监守自盗。他将《触觉与嗅觉》偷走,藏在德国不莱梅的一家公证处。多年过去,德军军官或死或失踪,不再认领名画,不莱梅公证处遂伺机变卖,不料遭人检举,《触觉与嗅觉》遂被德国政府没收。后来,公证处赞同将它捐赠给不莱梅城市博物馆,而该博物馆又决议将其交还俄罗斯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娜皇宫博物馆。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