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无锡人杰,弘扬城市精神"的演讲稿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6:12:49
内容简介
回首江南文明史,一眼就能看见纪念碑式的伟大身影,伫立在三千多年
的历史烟云中。他就是泰伯——吴国的缔造者、江南文明的开拓者。
泰伯,史书上一般称太伯,黄帝姬姓十七世孙,后稷十三世孙,周太王
古公宜父的长子,周文王昌的伯父。公元前12世纪商代武丁之世某年农历正
月初九生,故里在陕西岐山周原,后迁居江苏无锡梅里(今称梅村)。泰伯少
怀大志,仰慕上古贤人之德行,力效后稷、公刘之事业,敦厚坚毅,长于处
事,在姬姓氏族中深孚众望。
成为周的国君,本是泰伯命中注定的事,然而,事情出现意外。古公宜
父生有三子,除长子泰伯外,次仲雍,少季历;季历生有一子名昌,姬昌一
降世,便有种种圣瑞之兆,令古公宠爱有加。时值商末,战乱纷起,古公将
翦商兴周的希望寄托在姬昌身上,叹日:“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司
马迁:《史记·周本纪第四》)古公为了让季继位,以便再传给季的儿子昌
,将季“易名为历。历者,适也”。(《论衡·谴告篇》)
按周室制度,国君应由嫡长子继承,这令有仁德之名的古公左右为难,
终日忧闷。为了满足父亲的意愿,使父亲不致陷入不仁,泰伯做出了一个重
大的决定,一个完全改变了个人命运也改变了江南历史轨迹的决定——泰伯
带着大弟仲雍,借口为多病的父亲采药,离开了岐山周原,踏上永不回头的
人生之旅。
必须远离黄河流域商朝的诸多方国,泰伯希望走得愈远愈好,愈偏僻愈
适合做他的落脚之处。兄弟俩向着东南方向,越过黄河,再越过淮水、长江
,以三千里云月的阻隔显示让王的决心。
上古之中国,森林覆盖,猛兽出没,深山无路,江河无渡,兄弟俩一路
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经历了多少凶险和苦难,是难以想象的。在长江的冲
积平原上,一个群山环绕的湖泊出现在面前,这是一个秀美无比的大湖泊,
水草丰茂,野凫成群。兄弟俩砍伐树木,打桩扎棚,以备歇夜。一觉醒来,
发现柳树桩子发了芽,荆条开了花,这是多么丰腴肥沃的水土,在老家周原
也是难以想象的啊!
他们继续往东走,依然是蛮荒满目,湖的周围平原低洼,草木茂盛,沼
泽纵横,只见当地土人选择在地势干爽的高地上定居生息,无论男女一律剪
发裸身,身上纹花,同商朝地区受刑的罪犯几乎一个模样。这里原来就是大
禹治水时到过的裸国,史书上曾有“禹之裸国,解衣而人,衣带而出”的记
载。江南地处水乡泽国,土人主要以渔猎稻作为生,加之气候温热,蛮民“
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
目录介绍
人杰地灵群星璀璨愿无锡造就更多的杰出人才(前言)
凡例
一、江南文明的远祖至德泰伯
二、四让王位的吴公子季札
三、西晋名将周处
四、抗金名相李纲
上一篇
深圳玖玖养生正规吗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