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8:44:27
2009年6月,深圳市文化局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定了《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评审管理暂行办法》和《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及保护暂行办法》。深圳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不仅包括传统舞蹈、音乐,还包括各种传统技艺和民俗活动。
在传统舞蹈方面,有坂田永胜堂舞麒麟、大船坑舞麒麟、沙头角鱼灯舞、松岗七星狮舞、上川黄连胜醒狮舞等。这些舞蹈和舞狮活动都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体现了深圳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
在传统技艺方面,宝安区平乐郭氏正骨法、罗湖区贾氏点穴疗法等传统医学技艺,以及下沙祭祖、陈仙姑的故事、龙岗皆歌、观澜客家山歌等传统民间故事和音乐,都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深圳市的传统戏剧和民俗活动也丰富多彩。宝安区潮俗皮影戏、大鹏新区辛氏杂技、罗湖区螳螂拳(华林)、罗湖区肘捶、罗湖区洪佛拳、宝安区六步大架拳、罗湖区太极拳(陈氏)等传统武术和传统戏剧,都是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深圳的民间传统手工艺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如龙岗区一帆内画、南山区面塑(王氏)、罗湖区潮彩、宝安区贺氏剪纸、龙岗区手指书画(深圳)、罗湖区面塑(张氏)、剪纸(袁氏)等传统手工艺,以及葵涌客家茶果制作技艺、大鹏新区红烧乳鸽(五谷芳)、郑氏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罗湖区萃华金银制品(花丝镶嵌与錾刻)工艺等,都体现了深圳地区丰富的传统文化。
在民俗活动方面,开丁节、沙井蚝民生产习俗、天后宝诞祭典、向南侯王诞祭典、西乡北帝三月三庙会、大万祭祖等传统节日和活动,都是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深圳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
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丰富了深圳的文化内涵,也成为了深圳文化的重要标志。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