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裘维裕的中国工专

抗日战争爆发,交通大学大部分人员未能及时内迁。裘维裕等在上海法租界内继续办交通大学。裘维裕还曾和一些社会名流、实业家以MIT(麻省理工学院)同学会名义,于1940年夏在法租界内创办了“中国工专”,学制为2整年(不放寒暑假)6个学期。裘维裕所授物理课程仍以“大学物理纲要”为教学资料,讲课时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当时中国工专学生王诚果等因散发爱国传单、沿马路张贴爱国标语等抗日活动受到日伪当局注意,并在敌伪《新申报》上登出他们的名单,要求他们去自首。裘维裕得知此事后,立即同意王诚果等2位同学更改姓名,把他们保护起来。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于1942年8月,汪精卫伪政权强行接收交通大学,裘维裕当时虽然经济条件十分拮据,仍断然离校,誓不与汪伪合作。他和当时坚拒教席的五位教授被称为“反伪六教授”。租界被日军侵占后,中国工专也被迫停办,幸好只剩最后一学期实习课没有上,学校和裘维裕等帮助同学提前毕业(从毕业照片上可数出当时的师生至少有47位)。此后裘维裕曾到南洋仪器厂工作一年。该厂被兼并后他又去中国科学社(该社隐藏了交通大学物理仪器的一部分)办公,经济上更加困难,但他仍和社会进步人士联系在申报馆地下室开设讲座为社会青年服务。他自己讲物理,其他老师讲电工等。对裘维裕在抗战期间的表现,交通大学校长吴有训在《悼裘维裕先生》一文中赞扬他“高风亮节”。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