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什么叫工程监理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近日印发通知,从3月1日起,部分社会投资项目、公用事业工程和住宅小区工程不再强制聘用工程监理。这一政策的出台,意味着我国工程监理制度在市场化改革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自1998年起,我国借鉴国外经验建立起工程监理制度,与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共同构成工程建设的基本管理体制。这一制度在强化工程质量、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强制监理制度的实施,也引发了关于行政干预与市场机制作用的讨论。有观点认为,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导致监理手段单一、人员素质较低、职责履行缺位等问题。为此,多地开始探索取消强制监理的路径。

六地(深圳、上海、北京、厦门、成都、广州)的政策中,小型社会投资项目成为了取消强制监理的首选对象。北京市则在2018年6月起取消了部分公用事业工程、住宅小区工程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强制监理要求,并于2020年3月新增部分社会投资项目可不聘用工程监理的规定。这一变化体现了从市场关系最为密切的社会投资项目开始,逐步推动工程监理回归市场,为监理行业的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取消强制监理并不意味着削弱工程质量管理。各地政策普遍要求建设单位落实项目管理首要责任,提出了不同的替代方案。这些方案包括自管模式、自主聘请外部监理单位、选择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实行建筑师负责制、通过购买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等方式。这些方案回归了工程监理制度的初心,旨在强化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丰富工程质量管理模式。

取消强制监理对工程监理行业具有深远意义。这一政策发出了工程监理市场化的强烈信号,交由市场自主选择是否聘用监理、采用哪种形式监理,并结合实际情况自主决定监理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角色。对于工程监理企业而言,取消强制监理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企业需要通过优化技术、管理、咨询服务提高核心竞争力,向更具技术咨询服务特征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商、更能凸显专业优势的质量风险管理机构转型。同时,监理工程师可以向建筑师转型,在工程建设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取消强制监理后,工程监理行业应回归初心:质量和安全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无论是行政命令还是市场选择,工程质量管理的需求都将长久存在。工程监理企业应以专业能力求得生存,以技术服务谋得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监管部门也需要创新思路,如引入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制度等,为质量风险兜底,确保工程质量在原有水平乃至更高水平上得到维护。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