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钢筋知识:快速识别负弯矩筋、贯通筋、拉结筋、分布筋、受力筋的区分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23:22:50
受力筋:
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包括抗剪切的弯起筋、吊筋等。
如何区分板的受力筋与分布筋?
(1)按板的开间、进深跨度区分:单向板中,短跨方向的钢筋是受力筋,长跨方向的钢筋是架立筋;双向板中,长跨和短跨方向的钢筋均为受力筋。
(2)按钢筋直径区分:直径较大的为受力筋,直径较小的为分布筋。
(3)按布置区分:正弯矩筋布置在下的为受力筋,之上垂直分布的为分布筋;负弯矩筋(如悬挑板)相反,之下为分布筋,之上为受力筋。
分布筋:
位于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其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产生的裂缝。属于构造钢筋。
箍筋:
用于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于固定主钢筋的位置,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是梁和柱抵抗剪力配置的环形(圆形或矩形)钢筋,将上部和下部的钢筋固定起来,同时抵抗剪力。
架立筋:
梁上部的钢筋,只起结构作用,无实质意义。但在梁的两端,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负弯矩,不能缺少。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于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
贯通筋:
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
负筋:
即负弯矩钢筋,弯矩的定义是下部受拉为正,而梁板位置的上层钢筋在支座位置根据受力一般为上部受拉,即承受负弯矩,故称为负弯矩钢筋。
拉结筋:
在无法同时施工的两个或多个构件之间预留的起拉结作用的钢筋。是加强框架填充墙与柱连结的受力钢筋,提高填充墙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腰筋:
位于梁两侧中间部位的构造钢筋,得名因其位置而得名。主要用于梁中部构造钢筋,如梁太高,需要在箍筋中部加条连接筋。
梁腰筋图
图中悬臂梁,在其上部的钢筋为受力筋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