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小孩子学篮球的认识或许有什么误区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6:25:56
国足踢得这么烂,家长却掀起了一股让孩子学篮球的热潮,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篮球培训的行列,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对于孩子学篮球存在几个误区。根据我多年在训练过程中的感悟,总结了一下几个误区,提醒各位家长,以便您更了解篮球和促进您孩子更好的成长。
误区一
认为孩子没必要参加体育锻炼,孩子在学校上体育课就足够了。
最新研究表明,少年儿童每天的运动量应至少为累积达60分钟的中等至剧烈强度的体能运动,学校体育就算能为孩子累积一些体能运动时间,也远远达不到孩子在生长发育方面需要的累积运动时间和强度。
误区二
认为自己孩子个太矮,打不了篮球,或者认为自己孩子是女孩,根本不可能参加篮球训练。
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孩子参加课外篮球训练,就是为了长个、长身体,增强身体素质,而不是参加篮球选秀,不是进专业队。正因为个子矮,才更应该多打篮球。个高有个高打篮球的理由,个矮有个矮打篮球的理由;从来也没人说过篮球是男孩子的专利,暂不说专业队女子篮球队员,大学、中小学都有女篮校队,而且参与篮球运动的女孩们呈逐年递增趋势。篮球场上的女孩子更让人赏心悦目,因为她们更运动、更健康、更美丽!
误区三
家长意识到体育锻炼对孩子的重要性,但是学习毕竟是第一位的,而且孩子课余时间全部被学校或校外补课所占据,根本没有多余时间让孩子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我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孙云晓说过,孩子课外学习,明智的家长首选体育!此话不难理解,因为孩子每天绝大部分时间就是在接触书本,在学校课堂上接触书本,回到家还是要接触书本,周末和假期更是被各种补课班所占据。
对孩子来说,学习固然重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那个“知识改变命运”、“考上名牌大学就能出人头地”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决定孩子未来的不是学习成绩,也不是考上哪个名牌大学,而是独立生存能力,还有情商;
另一方面,体育锻炼也正可以提高孩子自信心、提高体质等,在课桌前晕倒、在开学军训中晕倒、因为学习压力太大而失去学习兴趣甚至走入歧途和不归路的例子比比皆是。
而体育锻炼,尤其是篮球锻炼,正是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提高独立生存能力和提高情商、提高自信心、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人沟通的平台。所以说,学习固然重要,但家长万万不可拿此作为拒绝孩子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理由。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