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徐州汉化像石简介

汉代文化中,汉画像石的产生源自于那个时代独特的丧葬观念,即“生不极养,死乃祟丧”。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尊重与孝道,当时的家族会在墓室的设计上匠心独运,模仿现实生活中的住宅,甚至在墓前增设祠堂,用来祭祀。这种风尚不仅限于贵族阶层,普通百姓也纷纷效仿,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徐州地区的汉画像石墓的兴起,不仅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息息相关,更得益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徐州周围的地形多为丘陵,丰富的石材资源为其提供了便利。这里的石灰岩质地细腻,硬度适中,为雕刻艺术提供了理想的材料。因此,徐州成为了汉画像石艺术的重要产地之一,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了汉代艺术遗产中的一大亮点。

扩展资料

汉代营建坟墓、祠堂和门阙并刻有画面的石块称为画像石。这样的墓葬称为画像石墓,也称为画像石室或石椁。汉画像石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距今近2000年的许多未留姓名的画家、雕刻家在石块上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徐州汉画像石极少部分刻在石祠堂的壁上,绝大多数出自墓室内。目前,我国发现汉画像石的地域很广,但发现数量较多而又比较集中的有徐州、鲁南、河南南阳地区、四川中部和陕西北部。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