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银行初期阶段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4:32:19
1908年8月,在宁波路江西路口的上海外滩不远之处,诞生了一家名为“四明商业银行”的金融机构。以宁波为别称的四明银行,选址宁波路,无疑是为了更好地为宁波人服务。然而,这家银行的开业在当时却显得颇为特殊。当时,中国境内仅诞生了13家银行,其中华资银行也只有4家,而四明银行的创办,则是极早的举动,仅次于浚川源、浙江兴业银行,成为中国第三家商办银行。它的创办者包括了袁鎏、朱葆三、吴传基、李厚垣、方舜年、严义彬、叶璋、周晋镳、虞洽卿、陈薰等当时在上海颇具知名度的宁波帮人士。
自清中叶以来,宁波帮在交通便利的上海一直活跃着,他们在近代工矿航运及公用事业中具有强大的实力,迫切需要金融业的支持。1906年,虞洽卿带领上海工商业人士赴日考察,回国后,他积极倡议筹办四明银行,最终在两年内成功集聚了75万两的资金,正式开设了四明银行。
四明银行开业后,由周晋镳担任总董,陈薰为总理,虞洽卿为协理。银行将业务分为商业部和储蓄部两部,商业部负责存款、放款、贴现、汇兑等业务,储蓄部则收存零星款项。其经营方式仿效钱庄,以商业往来为主,营业时间与周围钱庄相同。但与众不同的是,四明银行在开业不久,就向清政府申请了钞票发行权,发行的兑换券有壹元、贰元、伍元、拾元四种,其中贰元券尤为别致。
四明银行的钞票甫一发行,就遭到了外商银行的夹击。这些银行将四明银行的钞票攒到一定数量后,便来挤兑现金,给四明银行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不过,在上海有一定号召力的四明银行股东董事,尤其是宁波同乡会的领导人,登高一呼,宁波同乡纷纷伸出援手。各大商店、钱庄、银号争相代兑四明银行的钞票,风潮才得以平息,四明银行的钞票也因此得到了人们的信任和欢迎,发行额从最初的20万元逐年增加,在上海、汉口、宁波、温州、舟山等沿海、沿江城市广为流通。
然而,波澜未平,一波未起。1910年10月,上海发生了橡皮风潮,四明银行也险些因此而颠覆。由于上海钱庄业处于兴盛时期,金融机构包括银行的票据清算需通过钱庄办理。当时,钱庄对工商业的放款不亚于银行,但由于钱庄资本大都不充裕,放款数额很大,需要向银行借临时贷款以资周转。四明银行也不例外,与钱庄发生了大量拆放关系。然而,1909年,伦敦市场上橡皮价格暴涨,一些在上海的外国人设计了一个橡皮股票骗局,导致上海十余家商号、工厂、钱庄倒闭,其中谦余钱庄、正元钱庄和兆康钱庄是四明银行的主要往来户,欠款共计22万两。四明银行因此受到影响,股票大跌,营业衰退,总、协理等被迫于1911年4月辞职。时任浙江银行上海分行经理的宁波人孙衡甫趁机盘进了该行,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扩展资料
四明银行是旧中国主要商业银行之一。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成立。曾从清政府取得银行券发行权。经营一般商业银行及储蓄、信托、仓库等业务,房地产投资较多。总行设上海。1935年因滥发银行券,发生挤兑,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乘机加以控制,加入大量“官股”。是小四行成员之一。建国后,“官股”由人民政府接管。1952年12月与其他行庄合并组成公私合营银行。
下一篇
哪个国家读博士比较容易呢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