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沈阳市法库县聋哑学校学校概况

沈阳市法库县聋哑学校建校至今已有30余载,经历了风雨与变革。建校之初,于1975年10月开始筹建校舍,12月教育局任命王祥安为副校长,正式组建学校工作。1976年9月1日正式开学,学校逐步建立并发展。1978年9月,学校党支部成立,夏成福担任书记,标志着学校政治组织结构的完善。

从1976年9月至1988年8月,学校坚持“既学知识,又学能力,半工半读”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残而不废、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这期间,王祥安同志担任校长,学校实行七年制,招收法库县全县各村镇及周边地区的听力残疾儿童。学校创办校办工厂,开设缝纫、木工职业课程,提供缝纫机、码边机、电锯等设备,以及木工工具,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实用技能。

1989年9月至2000年7月,朱福泉同志接任校长,学校提出“坚持文化知识与职业技能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强调“打好文化基础,学好职业技术,素质全面提高,奔向光明前途”。期间,学校进行了多次扩建与改造,包括翻建校舍、增设宿舍、食堂、餐厅、仓库等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000年8月,闫明颖同志成为校长,学校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思想,强调“全面发展、个性优良、积极补偿、学有所长”的育人目标。学校开始开设微机课程,增设微机室,提供现代化教学设施。同时,学校增设了培智实验班,招收弱智儿童,体现了对特殊教育的重视与支持。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仅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也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教职工队伍不断壮大,教育质量得到保障。学校多次被评为县级先进学校、勤工俭学先进单位、文明学校,并在2003年被评为县级防控非典先进单位。2002—2003年度学校党支部被法库县教育局评为先进党支部,彰显了学校在教育管理上的优秀表现。

至今,沈阳市法库县聋哑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集教学、实践、特殊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为残疾儿童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帮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技能,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