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明末国学大师

方以智(1611年—1671年11月9日),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别号龙眠愚者,出家后改名大智,字无可,别号弘智,人称药地和尚。他是南直隶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人,生活在明清交替的动荡时期,个人命运也充满坎坷。方以智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青年时期,他依靠祖上的庇荫,过着“衣纨縠,饰驺骑,鸣笳叠吹,闲雅甚都”的生活。这段时期,他享受着文人贵族的奢华生活,没有深切感受到时代的动荡。

明朝灭亡后,方以智从北京逃到南京,又辗转浙江、福建,再到两广地区,这段经历让他从三十四岁到四十二岁,流亡了整整十几年。这段艰苦的流亡岁月,不仅让他体味到人生的艰辛,更深刻影响了他的思想。

顺治九年(1652年),方以智北归,此后他一直致力于学问的研究和传播。直到康熙十年(1671年),方以智病逝于赣江上万安城外的惶恐滩,终年六十一岁。

方以智的一生经历了明朝的兴衰,清朝的兴起,个人的命运也随时代变迁而起伏。他从一个享受生活的文人,成长为一个饱经风霜的思想家和科学家。

尽管生前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但方以智没有放弃对学问的追求。他涉猎广泛,不仅在哲学、科学方面有所建树,还对医学、艺术等领域有着独到的见解。

方以智的一生,是动荡时代的缩影,也是个人奋斗的写照。他的经历和思想,至今仍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反思。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