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鼓子有哪些艺术特色 兰州鼓子曲艺形式及特色概述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2:15:47
兰州鼓子,又名兰州曲子、兰州鼓子词,是流传于甘肃兰州地区的一种汉族民间曲艺形式,是中国曲艺的古老曲种之一。曾是兰州地区家喻户晓的文化娱乐形式,所以能弹会唱者甚多。每逢喜庆节日,请客宴会,无论是农村的家庭院落,还是集镇的茶肆酒楼,老兰州人都会聚集在一起弹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兰州鼓子的艺术特色吧!
兰州鼓子原称“兰州鼓子词”,简称“鼓子”,是一种流传在兰州地区千余年的民间曲艺形式。关于兰州鼓子的起源,学术界存在多种说法,包括宋代、唐代、元代等,但都强调兰州鼓子是历史悠久的地方曲艺遗产。
兰州鼓子的表演形式多样,主要以唱为主,采用自弹自唱形式,演员的手势和面部表情都需给听众以美的感受。其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还辅以扬琴、板胡、二胡、琵琶、月琴、箫、笛等。兰州鼓子的唱腔清雅婉转,风格高雅,韵味悠长,乡土气息浓厚。其曲牌丰富,约有一百多种,分为平调、鼓子、越调三种。各种曲牌都能表达不同人物的情绪,如“边关调”的悲壮、“北宫调”的凄凉、“紧诉”的热烈紧张等。
兰州鼓子的传统剧目内容广泛,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咏赞景物、喜庆祝颂等。主要曲目有《别后心伤》、《拷红》、《莺莺饯行》、《独占花魁》等闺情曲,以及《武松打虎》、《林冲夜奔》等英雄曲。一些作品则反映了消极出世的思想。
兰州鼓子的表演形式在清代中晚期定型,表演者多为一人自击小月鼓站唱,另有多人伴奏。曲艺传承上,艺人多为业余爱好者,演出难见。20世纪40年代中期,李海舟组织了“南山学会鼓子研究会”,调查保存了不少艺术资料。新中国成立后,兰州鼓子开始走上高台,出现了一些新节目,如《杨子荣降虎》、《夺取杉岚站》等。
为保护和传承兰州鼓子,需建立兰州鼓子保护领导小组,经费列入区财政年度计划,保护工作纳入文化部门、街道、村委会的工作计划。建立完善的人才传承机制,整理曲目并印刷成册,聘请专家组织开展理论研究,成立安宁区鼓子协会,举办鼓子专题演唱会。同时,为艺人创造更多登台演唱的机会,如送文化下乡活动等。
兰州鼓子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活跃在兰州的各县区,音乐旋律古朴典雅,悠扬动听,堪称民间文艺的璀璨明珠。研究兰州鼓子的艺术特色与发展历史,对于保护和开发古丝绸之路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
学烹饪和学厨师是一回事吗
下一篇
烟台哪家建筑公司待遇好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