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广西灵山县灵山中学历史沿革

1914年10月,广西灵山县诞生了一所名为灵山中学的学府,起初校址分布在育婴堂等地。到了1942年春,杨志英接任校长,学校在三海岩开始建设新校舍,高一和高二班级移至新址,直到1944年秋,学校完成整体搬迁至新址。这段历史见证了学校的初期发展和变迁。[7]

在革命斗争中,灵山中学的师生积极参与,1937年他们因反对校长劳权对进步学生的压制而发起罢课运动,最终迫使县长撤去劳的职务。1942年6月,学校成立了党小组,1944年8月升级为党支部,符隆栋担任书记。师生在党组织领导下,与反动校方斗争,直至1945年3月,党员积极响应扩军增枪的号召,刘业钦等人带领学生投身革命。[7]

1949年12月,灵山解放后,学校归属人民,灵山中学与灵山师范和私立新灵中学合并为“联校”。1951年,灵山中学正式独立,政府划拨土地扩建校园,至1958年,校园面积扩展至154亩。卢壁光于1954年担任校长,1958年学校党支部成立,带领师生参与“大跃进”和水库建设,学校成绩斐然。[7]

1960年,陶铸书记亲临灵中指导,学校教改热潮兴起,试行开卷考试。1978年,学校在文革后整顿恢复,被确立为县重点中学,陈文辉任校长兼党支书,师资力量得到加强,学校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步入新阶段。1981年,周安世校长任职,推行“五讲四美”活动,教育教学成绩显著,1983年考上高等院校人数创历史纪录。[7]

进入80年代,范进熹和曾淬儒分别担任党支书和校长,学校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制定了多项规章制度,教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1983年至1986年间,县委和县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教学楼和住宅楼,为灵山中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7]

扩展资料

广西灵山县灵山中学创建于1914年,该校位于灵山县城西郊著名的三海岩风景区内,占地面积215亩(2010年)。校园三面奇峰环抱,素来有“花园式学校”之美誉,截至2010年该校共有学生4300多人。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