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金融理财师职业资格被取消AFP和CFP到底是两张什么证

2014年11月24日,国务院发布“50号文件”,宣布第二批取消67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其中包含了“金融理财师”和“国际金融理财师”这两个名称。这引发了关于AFP和CFP证书是否被取消的广泛讨论。但实际上,国务院文件中从未提及AFP或CFP,而是指出了“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所颁发的金融理财师和国际金融理财师。一些别有用心的机构利用这一时机,试图削弱AFP和CFP的权威性,推广他们自己的理财师认证,编造谎言,混淆视听。

国务院文件的目的是简政放权,撤销政府主导的行业准入认证。所取消的是具有政府背景的认证,而非国际性非盈利组织FPSB(国际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颁发的AFP和CFP证书。FPSB在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在中国大陆的分支机构独立运营AFP和CFP证书的培训、考试、发证工作。FPSB证书不是政府认证,因此与此次国务院发文无关。

国务院发文后,很多人产生了误解。当时由于情况突然,FPSB并未立即做出反应,而是国内较大的AFP和CFP培训机构在其公众号上发表了澄清文章,并向有关部门报告了情况。FPSB随后与相关部门沟通,澄清了误解,并发表了声明,指出发文与FPSB在全球范围内的AFP和CFP认证项目无关。FPSB建议,若中文译法可能引发歧义,可只使用官方名称AFP和CFP字样,或参考FPSB会员组织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中文译法。

目前,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在内的国内主要银行,仍然将AFP和CFP认证作为引导和鼓励员工学习的项目之一,为学员报销学费。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等银行甚至明确规定相关岗位员工必须持有AFP证书,CFP证书则作为行业内招聘、升职、转岗、转正的重要参考。这表明,尽管存在争议,AFP和CFP证书依然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享有高度认可。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