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青岛方言有哪些特点 青岛方言特色介绍 青岛地方言概述

青岛方言的概述

青岛方言属于胶辽官话的青莱片,其特点之一是舌音重,常常将“th”音加在“sh”、“x”、“s”音上。普通话的声调在青岛方言中被削减不少。在某种程度上,要将普通话转化为青岛话,只需调整声调,保持第四声不变即可。青岛方言的具体特点有哪些呢?接下来详细介绍一下。

青岛方言的来源广泛,狭义上指青岛老市区方言,融合了即墨、胶州等地的本土方言,以及山东、淮海地区其他地方的口音。由于青岛开埠后,来自各地的移民聚居,造成了声调各区域不统一。广义上的青岛方言则包括各本地方言,如崂山-城阳方言、即墨方言、胶州方言、平度方言、莱西方言、胶南方言等。

青岛方言的使用地区主要集中在七区(市南、市北、崂山、李沧、城阳、即墨、黄岛)及三市(胶州、平度、莱西)。市区方言声调衰减,尖团音不再区分,其他地区的声调则仍然保持4个,尖团音可以清楚区分。

青岛话中一些典型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例如“坏了”对应“踢蹬了”,“傻”对应“彪、嘲、半仙、愚”,“烦人”对应“各硬银、烦银务、窝囊银、雾银毛、烦气银、肮脏银”。此外,“修理”对应“扎固”,“狭窄”对应“窄吧(轻声)”,“你们”对应“嫩”,“我们”对应“俺”,“暖和”对应“难呼(恼呼)”,“休息”对应“歇子”,“恶心”对应“倚赖、窝心”,“女孩”对应“小嫚儿”,“男孩”对应“小人(日)儿 小孩儿 小嫂”,“喜欢”对应“稀罕”等。

青岛话的词汇丰富多样,许多词汇和表达方式与普通话不同。例如,“哪里”对应“哪来”,“饥饿”对应“害握、饥困”,“拖拉”对应“预磨 磨叽 稳、木应”,“装模作样”对应“跟那真事儿样滴”,“胳膊”对应“嘎北(嘎巴)”,“耳朵”对应“了都”,“我的儿子”对应“俺乐(le)”,“没有”对应“木有(么有)”,“怎么回事?”对应“总么个景?”等。

青岛话中还有许多独特的动作和表达方式,例如“摆弄”对应“戳其”,“舔舔”对应“穆穆”,“客套、客气”对应“怏怏”,“拉肚子”对应“拉薄屎、斥肚子”,“鼻流清涕”对应“淌鼻清”,“难看”对应“别(三声)月”,“讨厌”对应“恶银”等。

青岛话中还有一类词汇形容物体的状态,如“物毁曰‘踢蹬’”,“手电筒曰‘手灯’”,“物有皱折曰‘雏雏’”,“沙尘曰‘布土’”等。

青岛话中“很”的表达形式多样,例如“言很大曰‘摸社大’”,“言很多曰‘摸社多’”,“言很小曰‘麻点儿’”,“言很白曰‘条白’”,“言很黑曰‘横黑’”,“言很黄曰‘显黄’”,“言很红曰‘通红’”,“言很紫曰‘烟紫’”,“言很绿曰‘铮绿’”,“言很亮曰‘铮亮’”,“言很暗曰‘烘黑’”,“言很热曰‘夜’”,“言很凉曰‘枕亮’”,“言很酸曰‘搅酸’”,“言很甜曰‘细田’”,“言很苦曰‘卑哭’”,“言很辣曰‘斯辣’”,“言很咸曰‘齁线’”,“言很涩曰‘发涩’”,“言极度地涩曰‘拔涩’”等。

青岛话中还受到外来词汇的影响,如“古力”、“古力盖”等词汇,这些词汇是德语的音译。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