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学科建设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9:55:08
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于2006年建设了985高可信计算创新平台。该项目聚焦于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关键应用领域,以软件可信性问题为核心,旨在分析、研究和解决相关科学问题,构建可信系统设计、验证与测试平台。在嵌入式软件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为改善国家安全攸关重大工程的软件可信性提供科学支撑。
平台的下一阶段建设将重点突破可信计算领域的新理论、新结构、新方法和新技术,力求在高可信计算理论、高可信软件构造平台以及高可信计算应用等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这包括整合现有的计算基础理论,使之成为可信计算的基础理论,构建可信软件构造平台,以及将可信计算研究成果应用于航空航天、金融、医疗卫生等国家安全与国民身体健康重要领域。
同时,华东师范大学在211建设项目中,研究信息系统的可信性理论与关键开发技术,关注关键应用领域的信息控制系统、可信海量信息系统理论及开发技术、复杂网络信息系统可信性理论与质量保障方法。项目建设目标是通过软件可信性理论和开发技术的研究,建设信息科学领域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的一流学科,形成包含关键控制软件、海量信息获取分析以及复杂网络软件可信性理论等方面的技术解决方案。
在上海市重点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建设方面,华东师范大学作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单位,形成了国际领先的学科框架,包括程序统一理论、软硬件协同设计、自动推理与符号计算、海量信息处理等基础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体系。该学科以解决软件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为目标,积极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上海重点项目。
为了适应国内外软件科学与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趋势,华东师范大学将通过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与国际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建设一支优秀的创新团队,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一流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交流中心。通过开展前沿性、尖端性和应用性科学研究与开发,积极承担相关科研任务,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培养研发人才。在3至5年内,将本学科建设成为高可信计算、自动推理与符号计算、以及海量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学术研究、交流以及高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最终目标是将学科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成为世界知名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研究、开发和应用中心,以满足国家、航天、军队以及上海市重点产业对计算机软件技术,尤其是可信计算技术、符号计算以及海量数据处理的需求。
扩展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成立于2002年1月,是国家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也是全国师范院校中唯一获准成立的示范性软件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教授任院长,周巢尘院士任名誉院长。学院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走办学国际化、运作市场化、产学研一体化的特色之路,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软件人才。
上一篇
山东省立三院工资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