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第一次鸦片战争主要战事

1840年至1842年,中国军民勇敢抵抗英国以销毁鸦片为借口发动的侵略战争。清朝中期以后,英国等国家向中国大量输出鸦片。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道光帝派遣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次年,林则徐到任后,严格查处鸦片,并在虎门销毁。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遣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了对华战争的拨款案。

1840年6月,英国军舰和军队在海军少将懿律和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自此爆发,战争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英军首次北犯(1840年6月至12月)。英国远征军封锁了广州、厦门等海口,截断中国的海外贸易,并于7月攻占浙江定海,作为前进据点。当时,中国沿海地区除广东在林则徐的督饬下有所准备外,其余地区防备松懈。8月,英舰抵达天津大沽口外,道光帝受到兵威的威胁,罢免了林则徐,改派直隶总督琦善为钦差大臣;同时,英方也因疾疫流行和秋冬将至,同意南下广东进行谈判。

第二阶段是虎门广州之战(1840年12月至1841年8月)。1840年12月,琦善与义律在广东开始谈判。1841年1月7日,英军因谈判进展缓慢,发动攻击,攻占虎门的第一道门户沙角和大角炮台,引发虎门之战。道光帝得知消息后,对英宣战,并派遣侍卫内大臣奕山为靖逆将军,从各地调兵万余人赴粤。2月26日,英军再次发动攻击,攻破虎门横档一线各炮台和大虎山炮台,直逼广州。在此情况下,奕山等接受英方条件,支付银600万元,换取英军撤离广州地区。英国侵略者的行径激发了城北郊三元里一带民众的抗英斗争。

第三阶段是英军再次北犯(1841年8月至1842年8月)。英国政府认为义律在广州获得的侵略权益太少,于是改派璞鼎查为全权代表来华,扩大侵略。1841年8月21日,璞鼎查率舰队北上,攻破福建厦门,占据鼓浪屿,随后北进浙江,攻陷多个城市。由于英军兵力不足,暂停进攻,等待援军。

在厦门、浙东兵败后,道光帝派奕经为扬威将军赴浙,并调集兵勇备战。1842年3月,奕经决定水陆同时反击,收复宁波、镇海、定海。然而,清军的反击不利,纷纷撤退。进攻定海因风潮不顺而延期。3月15日,英军反攻慈溪和城西大宝山等地,清军大败,退守曹娥江以西。道光帝见久经准备的浙东反攻失败,调遣盛京将军耆英到江南,准备与英军议和。

1842年5月,英军放弃宁波,集中兵力北犯。18日,攻陷浙江平湖乍浦镇。6月16日发起吴淞之战,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此后,英援军到达长江口外,璞鼎查不理耆英等人的乞和照会,以强大舰队和陆军上犯,准备切断中国内陆交通大动脉运河。7月21日,英军发起镇江之战,遭顽强抗击,最终攻陷镇江。27日,英舰队抵达南京江面,清军已无力再战,全部接受英国侵略要求。8月29日,耆英与璞鼎查签订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是中国军民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的第一次战争,官兵们表现出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然而,由于清廷决策多变、将帅指挥不利,加之武器装备落后,最终败于英军之手。鸦片战争的实践表明,落后的封建军队已无法战胜初步近代化的资本主义军队。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