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乾州湖南省吉首市乾州镇

乾州,这一座蕴含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镇,位于湖南省吉首市乾州镇,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嘉靖31年,那时设置了乾哨和强虎哨。到了清康熙43年(1704年),乾州厅的设立,标志着其行政地位的进一步确立。民国元年(1912年初),乾县的设立,随后因与陕西乾县重名,1913年改为乾城县。1949年11月5日,乾城县迎来了和平解放,1950年12月,县治由乾州迁往所里(今吉首市区)。1952年8月,湘西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次年3月31日,乾州县改名为吉首县,所里镇更名吉首镇。1982年8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乾州县撤县建市(县级),成为了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所在地,即今之乾州镇,属于吉首市区建置,设有“乾州办事处”。

从地理环境看,乾州镇与万溶江乡密不可分。镇、乡共同坐落于群山环绕的万溶江和小河冲击形成的河谷坪坝之上,海拔为250米,地势平坦开阔。东至小庄,与河溪镇域相连;西达一度水,与社塘坡乡接壤;南到二炮台,是通往凤凰县的隘口;北抵仙镇营,有通往寨阳乡的捷径山路。乾州四周的群山,具有吉首市区东南丘陵向西北台地过渡的特征,东南边缘山脉山势矮小,坡度不大,相对高度在100米左右;西北山势险峻,最高峰大坡海拔486米。乾州四周的山脉,像是吉首市区东南丘陵向西北台地过渡的特例,东南边缘山脉山势矮小,坡度不大,相对高度在100米左右;西北山势险峻,最高峰大坡海拔486米。小盆地中靠西北的缓坡俗称“连坡”,与神话“九龟寻母”有关,为“乾州小八景”之一。除地形外,乾州的另一特点是夹于二水之间。

乾州古城,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文明史。乾州四周环山,中为盆地,有天星河、万溶江从中穿过,形成三陆横陈,状如乾卦,两河中间古时称州,因此得名乾州。周围群山似九龟寻母,万物向荣,按照古代地理学规则,这里是建城造市的理想之地。在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乾州古城由原来的小土城不断扩大,建成大石头城,有护城河环绕,外围有炮台、营盘、碉卡护卫。在冷兵器时代,乾州古城是最坚固的城堡,城内城外军事设施十分完善,古炮台、仙镇云、长营、镇溪营、冲角营、强虎哨等军事设施互相呼应,并与长城连接,驻有重兵。乾州古城北有喜鹊营,南有镇竿城,是南长城防御线上重要军事指挥中心,并与铜仁、镇远等古城遥相呼应,共同抵御边关。

乾州古城不仅在古代军事上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且造就了一大批重要军事将才。如清朝名将杨岳斌,誓死保卫天津大沽炮台的民族英雄罗荣光,民国时期的陆军次长傅良佐、少将高昆麓、抗日独臂英雄石邦藩等。乾州古城旅游资源丰富,城内有十里古街、城中有十里河道、城外有十里边墙,名胜古迹繁多,特色鲜明。其中,北城门、胡家塘古民居群、罗荣光故居、文庙、抗日文化纪念馆、杨岳斌故居、名人名将馆、观音阁、节孝牌楼、万溶江画舫观光、三王阁风雨桥、三门开、九福堂、古双眼井、人民广场等数十个旅游景点,充分展示了古城的历史文化魅力。此外,乾州古城的民族文化沉淀深厚,土家人、苗族人、汉族人及其它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乾州古城光辉灿烂的文明史。民俗文化、民居建筑、阳戏、辰河高腔、傩戏、汉戏、苗剧是古城里的主要戏种。民族节庆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如四月八、赛龙舟、六月六、玩龙灯、耍武术、赶秋对歌、游“春”会、赶庙会、跳鬼、巫术绝技、赶场等民俗节庆活动,展现了古城人民的古朴民风。古城内名胜古迹甚多,从军事防御建筑到宗教祭祀场所、祠堂会馆、楼阁古塔、古城街道、古名居等,城内随处可见,丰富多彩。乾州古城的“春”文化、神秘“巫傩”文化是其旅游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索与体验。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