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孩子做事拖沓,家长该怎么督促

面对孩子做事拖沓,作为家长除了干着急或者训斥,还需要注意使用科学的方法来督促孩子改善拖沓的习惯,下面结合我帮助孩子改善拖沓的一些经验来说说具体的督促方法:

一、将时间具象化

很多存在做事拖沓习惯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对时间没有具体的概念。

因此,家长督促孩子改善习惯,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孩子一天的各个部分活动行程制订成计划表形式。结合每天的计划表,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孩子对一天的组成部分有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理解。

比如可以问孩子“你什么时候起床?”“你和小朋友做游戏是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吃饭是什么时候?”等等。让孩子自述自己和朋友、爸爸妈妈,白天、晚上都在做什么?时间久了,孩子就能渐渐懂得从白天到黑夜 “一整天”的概念。

二、多使用关于时间的词语

当孩子对时间有了具体的理解之后,可以在日常生活沟通中增加时间词语的使用,并督促孩子的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比如“昨天你和好朋友一起玩了什么游戏?”,或者是将时间跟孩子能够明白的词联系起来,比如 “15分钟之后我们出门,和看一集动画片的时间差不多”等。孩子做作业的时候给孩子分解具体的完成时间,制定阶段性的目标,并给与孩子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比如一篇阅读完成的时间为15分钟,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可以给孩子鼓励或者承诺,并告诉孩子在时间管理上有了不小的进步。

三、在孩子的房间或者醒目的位置设置可视化提醒

大多数做事拖沓的孩子做事缺乏连续性,没有目标指引。那么视觉化提醒,对于孩子的日常监督有着非常直接有效的作用。比如可视化的作息时间表、儿童用手账本就能发挥不错的效果。

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孩子一起罗列出每天的游戏、用餐、运动、睡觉等生活条目,并规划好时间和时长,逐条执行后打“√”;定期复盘每日安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执行情况调整作息安排。当孩子依据每日安排执行较好时,应该及时给予鼓励或奖励。当孩子获得越来越多良好自信的体验时,他们对时间的掌控也会越自如。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习惯的养成应该是由引导-监督-形成自主习惯,因此家长在一段时间的督促之后要观察孩子的习惯是否养成,是否需要纠正,这样才能帮助改善拖沓的毛病。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