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了解TB(试算平衡表)第三步:第一类TB校验差异——资产负债表校验不平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本篇笔记主要介绍TB校验不平的主要类型、资产负债表校验不平的常见原因及其解决方案。通过对人为填错、损益科目冲减做账方式以及期末未分配利润影响因素等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法,确保TB的准确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TB校验不平的主要类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资产负债表校验不平,即资产=负债+权益在TB中不成立的情况;二是年初未分配利润校验不平,即TB审定的年初未分配利润与TB上年审定的期末未分配利润不相等。本篇笔记主要关注的是资产负债表校验不平的处理。

当出现资产负债表校验不平的情况时,我们需要排查以下可能的原因:第一,可能是人为填错数据,需要再次对所有科目数据进行仔细检查。第二,企业在损益类科目冲减时,可能没有按红字冲销的方式做账,导致科目余额表数据不正确。这类差异原因比较常见。我们以管理费用科目为例,假设企业多计提了100万管理费用,如果不进行红字冲销,那么科目余额表的结果是管理费用借方发生额为100万、贷方发生额同样为100万,而未审利润表的管理费金额为0万。如果进行红字冲销,则管理费用的借贷方金额会抵消,最终结果是管理费用的借贷方金额均为0万,未审利润表的管理费金额也为0万。

针对这种情况,解决方法是将“本年利润”科目的当年所有明细分录放进一个sheet表中,透视一级损益科目的借贷方金额,得出的透视结果就是该损益科目当年准确的金额。按照这个金额录入TB未审数,这样可以确保资产负债表校验的准确性。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是本年存在影响期末未分配利润金额的事项,例如提取盈余公积、分红等,这会导致期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净利润与期末未分配利润不相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梳理出所有影响期末未分配利润的事项,将其加入到期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中。例如,公式会变成:期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净利润-本年计提盈余公积-本年分红=期末未分配利润。通过分析“本年利润”、“未分配利润”科目的本年明细分录,并与企业财务进行确认,最后将数据填入TB中即可解决此类校验差异。

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可以解决常规的TB资产负债表校验差异。对于特殊情况,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接下来,我们将会继续探讨第二类TB校验差异——年度未分配利润校验差异。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