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数学课堂中如何落实三会

数学课堂中如何落实三会可参考下方。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数学眼光本身不是被动接受的结果,所以教师“教"不了,无法通过灌输或训练实现,只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通过亲身实践、独立思考,一点一点积累。

学生需要在一个相对开放的学习环境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厘清真实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从中发现数学,并进一步通过数学洞悉一个真实的世界。这种发现就是一次次从问题情境中提炼数学对象,一次次地交流与表达,在一次次呈现出真实生活与数学的关系时,凝练出自己的数学眼光。

数学课程的内容一般与三个数学要素相关:

抽象、推理和模型。在教科书中推理和模型一般都是以具体的定义、方法和技能的形式存在,而代表抽象的数学眼光通常引申在这些内容的后面,如果没有问题情景和问题串的引导,很难找到适宜的生长环境。

由于推理和模型是现实的纸笔考试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所以一直都格外受到重视。因此这些有规律可循,通过训练能够迅速提高的显性内容就成了中国学生的强项,而隐身的数学眼光,则成了明显的弱项。

之所以弱,与直接”端”出概念的教学方式,以及对高效教学的片面追求有关。在那种眼里只有现成结果,只有考试成绩的教学氛围之下,无法通过被动接受达成的数学眼光,可以说基本没什么机会,由此造成数学学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弱的局面。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