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大同话的词汇特点

一、大同方言有很多以“圪”做词头的词

“圪”大同话里最常用的一个词头。它常常加在一些单音节的名词、量词、动词、形容词的前面,构成双音节词。

带词头“圪”的名词如:圪台、圪棱、圪角、圪崖、圪疤、圪蛋。

带词头“圪”的量词如:圪截儿、圪节儿、圪绺儿、圪堆儿、圪撮儿。

带词头“圪”的动词最多,例如:圪吵、圪怯、圪奓、圪抓、圪嚼、圪卷、圪摆、圪叨、圪瞪、圪沓、圪扭、圪肋、圪爬、圪翻、圪躺、圪挤、圪蜷、圪眨、圪谄、圪颤、圪揉、圪挪、圪摇。

带词头“圪”的形容词如:圪腥、圪朽、圪腻、圪瘆、圪搐、圪蔫。

带词头“圪”的词有不同的重叠形式:

一是“圪X圪X”相当于“X一X”。“圪涮圪涮”相当于“涮一涮”,“圪挪圪挪”相当于“挪一挪”,“圪挤圪挤”相当于“挤一挤”,“圪转圪转”相当于 “转一转”。

二是一部分“圪X”式动词可以重叠成“圪XX”式,并在“圪XX”后带个“的”字,具有形容词性。如:“他这会儿长得圪晃晃的了”。

三是一些“ABB”式形容词可以嵌进一个词缀“圪”,构成“A圪BB”式。如急圪念念、稠圪洞洞、白圪生生、新圪棱棱。

词头“圪”的作用,主要是把一个单音节词变成了双音节词。词头“圪”作名词时,隐含有“表示小”的意思。如:圪弯、圪角、圪头。作动词时,表示的动作具有短暂、轻微的特征。如:圪摇、圪颠、圪眨、圪晃,圪闪、圪挪。

具体哪些时候需要加“圪”受习惯制约。稍微躺一会,可以说成“圪躺一会儿”,但睡、说、唱、哭、笑前不能加“圪”,但“哼”可以说成“圪哼”。

二、大同方言有一些动词以“忽”作词头

大同方言中“忽”作词头的一般是动词,用法大体与“圪”相同。如忽撩、忽搅、忽舔、忽转、忽颠、忽跳、忽眨、忽颤、忽扇、忽闪、忽奓、忽甩、忽揉、忽绕、忽悠、忽衍。带有词头“忽”的词的重叠式和带有“圪”的词的重叠式大致相同。

三、大同方言有些词以“日”作词头

“日”字在大同话中有两个读音,年月日的日读去声,做词头的“日”读入声调。如:日怪、日哄、日吹、日撅、日能、日脏、日精、日粗、日显、日恶。这些词多数是形容词,少数是动词。词头“日”附加了贬义的色彩。

四、大同方言一些动词带词尾“达”

带有词尾“达”的词,附加了一种随意、随便的色彩,一些不用于庄重的场合。

常见的带“达”的动词有:跌达、端达、背达、磕达、哄达包达、抱达、刨达、碰达、拍达、逗达、颠达、叨达、推达、踢达、、蹦达、编达、抢达、凿达、谄达、戳达、说达、扇达、喝达、揪达、挤达、抖达、试达、摇达。

五、大同方言的合音词和分音词

合音词是指由两个字音拼合起来,读的是拼合后的音节,表达的意思是拼合前两个字的意思。如:“甭”就是“不用”的合音;“zuǎqia?”是“做啥去呀” 的合音。“肘”就是“这么”的合音,如:肘些、肘大、肘冷。“耨”就是“那么”的合音,如:耨远、耨甜、耨多。

分音词与合音词正好相反,一个字读成两个音节。语音上,取第一音节的声母、第二音节的韵母和声调。并且第一音节的声母读的短促,第二音节的声母都是l。

如:不浪--棒;没捞――摸;没腊--摸;忽腊――画;只腊――奓;不垒――摆;克料――翘;克娄――眍;黑娄――齁;骨腊――刮;圪览――秆;忽兰―― 环;骨裸――裹;屈敛――圈;骨敛――卷。

(摘自少英永杰的博客)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