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在正史上,宋仁宗的长女福康公主的结局如何呢

宋熙宁三年(1070年)正月初九,宋神宗赵顼得到奏报:自己名义上的姑母、仁宗皇帝长女、楚国大长公主薨逝。对于这个只比自己大十岁的姑母在婚姻生活中所遭遇的不幸,神宗未登基前就早有耳闻,心中也十分同情,于是亲自前往楚国大长公主和驸马李玮居住的宅邸奠酒祭拜。

等到了大长公主的宅邸,亲眼见到姑母生前的住所和日常起居用度物品后,神宗才知道姑母这几年是过着怎样的一种凄凉生活:居住的屋子破旧低矮,时值隆冬,居然连正常的取暖设施也不齐备;卧室中的被褥铺盖也生了虱子,很是脏乱,往日肯定是没有及时清洗。

在拜祭姑母遗容时,神宗还发现她的脸上有烧伤的痕迹,问侍候的下人才得知:冬日寒冷,而府中准备的取暖炭炉却没有及时给公主预备,搞得公主竟然要自己动手点炉子,不慎被炭火灼伤了脸,留下疤痕。

获悉内情的神宗大怒,立即召随侍的中书舍人陛见,下旨说:

“李玮(楚国大长公主驸马)负仁宗圣恩,奉长主无礼,可便与节度副使安置!”

因为神宗此时才二十二岁,年轻不能抑制情绪,而心中既怒且悲无法控制,所以几乎是哭着下达的旨意。

中书省官员莫名其妙,不明白为什么皇帝突然发怒,要在姑母刚刚去世的时候就惩处姑父、将其贬官外放,所以小心翼翼地询问神宗,到底因何故而迁怒于驸马李玮。

神宗气愤难平地回复:

“玮都不恤长主,衣服饮食药物至于呼医,亦多作阻隔,长主衣衾乃至有虮虱,至自取炭生火,炭灹伤面!朕身为长主子侄辈,岂能坐视不顾!”

见皇帝如此动怒,且楚国大长公主确实有被驸马李玮冷遇慢待、从而抑郁去世的遭遇,中书舍人们不敢怠慢,立即执行了皇帝的旨意,草诏并交宰相审议。于是李玮被剥夺驸马都尉官职、以“奉主无状”的罪名贬为郴州团练使,但不让他前去赴任,而是安置在陈州闲居。

之后,神宗追封姑母为秦国大长公主,上谥号“庄孝”,为她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当年正月十五的上元节朝贺礼及御楼饮宴乐礼也取消了,以表达对大长公主的致哀。正月十七朝会结束后,神宗还命诸辅臣去诸神御殿上香,祭拜大长公主。

公主在去世后,总算有了一丝丝体面和尊荣,这也是神宗以侄子的身份,对她生前不幸遭遇的一种弥补手段吧。

为什么堂堂大宋大长公主,身份贵重、金枝玉叶,又是仁宗皇帝最钟爱的长女,最终却婚姻不幸、落得这样一个凄凉落寞的结局,最后郁郁而终。这个故事,就要从三十三年前说起。

宋宝元元年(1038年),宋仁宗的长女出生了,健康而结实。虽然在上一年,仁宗的德妃俞氏曾经给他生下了皇长子,不过男婴生下来一天就夭折了。所以,这个平安成长的长女才是仁宗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孩子。

仁宗对于长女宠爱无比,倾注了满满的父爱,在女儿只有一岁多一点的时候,就急不可耐地想给她赐予封号。于是仁宗下旨让大臣们查询前代故事,看是否有先例。经过诸臣的查验,结果得到了唐太宗的嫡幼女也是在幼年时被封为晋阳公主的例子,仁宗大喜,立即颁诏,封年仅两岁的长女为福康公主。为了方便起见,以下都称仁宗长女为福康公主。

在生下长女后,仁宗虽然也连续得到过多个子女,但是都没有能够养大成人,最大的第三子赵曦也只活到三岁(实际一岁半)。而且在赵曦于庆历三年(1043年)夭折后,三十四岁的仁宗就再也没有养大过任何儿女,都是出生即夭折。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十六年,直到嘉祐四年(1059年),内命妇闻喜县君董氏生下仁宗第九女陈国公主,大宋后宫十余年不闻婴儿啼哭的日子才告结束。

在这十六年里,福康公主就成了仁宗唯一的孩子,受尽宠溺、钟爱无比,简直就是皇帝的掌上明珠,仁宗后来的其他孩子,均不能与之相比。

福康公主自幼聪明机敏、乖巧可爱,又极为孝顺。仁宗身体不好,有时候得病并久久不愈,少年的福康公主不顾幼弱,坚持守候在仁宗身旁,日夜照料;又赤着脚披散头发向上天祈祷,祈求以自己代替父亲,把疾病转到己身。事后仁宗得知女儿的举动,感动异常,更加喜欢这个懂事的长女。

庆历二年(1042年),宋朝和西夏的战争已进入第四年,宋军屡屡战败,西夏步步紧逼,西夏国主李元昊甚至喊出:“朕欲亲临渭水、直据长安”的狂语。同时,澶渊之盟后保持了近四十年和平的宋辽(契丹)关系,也因宋军屡败于西夏,导致辽兴宗逐渐生出借机敲诈宋朝,逼迫宋朝割让土地、增加岁币的企图。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