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制剂 | 溶解度与溶解速度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23:12:29
液体制剂 | 溶解度与溶解速度
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在药物制剂设计、制备、质量控制中至关重要,直接影响药物体内吸收与生物利用度。在液体制剂,特别是多溶质溶液剂中,需了解溶质溶解特性及药用溶剂性质。
溶解度与溶解速率是选择溶剂、制备液体制剂的关键问题。每种药物在特定溶剂中有特定溶解度,药典和其他参考资料中记录了常用溶剂中的药物溶解度。
溶解度表示一定温度与压力下物质溶解的最大量,用克数或摩尔浓度表示。测定溶解度通常在25℃下进行。药物溶解度分为特性溶解度和平衡溶解度,前者在纯净状态无解离或缔合,后者为实际溶解度。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包括分子结构、多晶型、粒径、溶剂化作用、温度、pH和同离子效应。有机弱酸、弱碱药物可制成盐类增加溶解度,引入亲水基团亦可提升溶解度。温度升高通常增加溶解度,pH影响有机弱酸、弱碱类药物溶解度。
同离子效应是指药物解离型或盐型为限制溶解组分时,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影响溶解度。如盐酸盐类药物在0.9%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降低。
增加药物溶解度方法包括加入增溶剂、助溶剂、使用混合溶剂、制成可溶性盐、改造药物化学结构等。表面活性剂增溶、难溶性药物与第三种物质形成络合物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固体分散技术与包合物技术通过载体材料实现药物溶解度提高。固体分散体以微晶态、无定形态、胶体分散态或分子分散态存在,而包合物技术则通过分子包裹提高药物溶解度。
溶解速度受溶剂与溶质分子间引力、溶质分子在溶剂中扩散速率影响。固体药物溶解速度主要受扩散控制,Noyes-Whitney方程描述了这一过程。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包括固体表面积、扩散系数、扩散层厚度、溶出介质体积与温度。
药物的溶解度与溶解速度在液体制剂设计中起关键作用。通过优化溶解度与溶解速度,可提高药物吸收率与生物利用度。关注最新法规与专业资源,如博普智库等,可深入了解相关知识。
下一篇
考驾照怎样预约面授培训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