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型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2:28:32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型对于追踪感染源、了解其类型和耐药性具有重要价值。早期的分型方法包括噬菌体分型,该方法将菌株置于肉汤中培养,然后用23种噬菌体在琼脂平板上进行接种,分为4群,常见的是Ⅰ群,但其分型效果并不理想,重复性差,不适合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
相比之下,质粒图谱分型更为可靠,可以将MRSA分为18个型,有助于区分流行和非流行菌株。国内发现的MRSA质粒带大小多样,如1.6 MD、1.8 MD及2.67 MD,地区和医院间的差异明显。
免疫印迹分型法将MRSA划分为9个型,B、C型较为常见,各型具有特定的分子特征,该方法稳定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染色体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则基于DNA链上的特定位点和核苷酸序列,从基因层面揭示病原体特性,提供更深入的分型信息。
此外,血清学、凝固酶检测和耐药谱等也是常用的分型手段。南方印迹法在近年来也开始应用于MRSA的分型工作中,为研究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工具。
总的来说,不同类型的分型方法各有优劣,综合运用可以更全面地理解MRSA的多样性和传播特性。
扩展资料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上常见的毒性较强的细菌,自从本世纪40年代青霉素问世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受到较大的控制,但随着青霉素的广泛使用,有些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青霉素酶,能水解β-内酰胺环,表现为对青霉素的耐药。科学家研究出一种新的能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即甲氧西林(methicillin)。1959年应用于临床后曾有效地控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酶株的感染,可英国的Jevons就首次发现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MRSA从发现至今感染几乎遍及全球,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上一篇
大朗小学有哪些
下一篇
西华大学专升本有哪些专业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