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高考前如何做最后冲刺

今天距离2020年高考刚好还有30天,如何冲刺成为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在复习的最后阶段,绝大多数学校都将时间留给了学生,除了考试和评讲,其他时间都安排了自习和答疑。对于平时被一轮二轮压得喘不过气的你们来说,这个机会来之不易,但不少同学却陷入了更深的焦虑和迷茫。

“最后30天还有用吗?”和“最后30天到底应该做什么?”这两个问题成为了万千考生心中的两座大山。然而,时间越少,压力越大,如果再迷茫几天,只会让时间变得更少,最终只能被迫“顺其自然”。所以,让我们从“心态”、“学习”和“复习”三个角度出发,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尽管不能保证质的飞跃,但也至少能获得与其他同学相比可观的相对优势。

在心态上,我们要做到“不贪”和“不服”。高考是一场公平的考试,意味着不存在可以快速提分的方法。最后30天更多是对前面三百天的总结、补充和复习,而非一厢情愿地“平地起高楼”。市面上声称“一个月保证提分XXX”或“一个月绝对逆袭XXX”的课程和资料,你们都要多加小心。时间的积累是关键,而不是投机取巧。因此,保持清醒,踏踏实实做好手里的事,不贪心,不服输,是走好最后一段的坚实保障。

在学习上,要避免常见的误区,如“全无规划”的盲目刷题、“全科兼顾”的时间浪费以及“分科突破”的效率低下。相反,我们应该采取“带问题单点突破”的策略,带着问题去复习,明确目标,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避免在已掌握的内容上浪费时间。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复习效率,还能在解决问题的那一刻感受到强烈的进步满足感。

在复习阶段,要注重“看旧不看新”、“看易不看难”的原则,集中精力把已经做过、订正过、梳理总结过的题目完整消化。同时,将复习题目分为三类:完全掌握解题熟练、基本掌握但解题不熟练以及未掌握。对于不同类别的题目采取相应的复习策略,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充分的训练和理解。

最后,坚持“批量化答疑”,在复习后期科任老师通常会提供答疑机会。但要避免发现一个疑问就立即问老师,而是先独立思考,记录问题,等疑问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再集中提问。同时,在找老师提问时,先解决容易解答的问题,把需要更多时间思考的问题留给老师,确保自己不会因为等待而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

通过这三个角度的策略,我们在心态上保持不贪、不服,学习上避免常见误区,复习上有针对性和高效性,相信能够有效提升最后30天的冲刺效果。记住,时间不等人,努力是唯一的答案,保持自信,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