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高考扩招和统招有什么区别

自1999年起,我国实施了一项名为扩招的教育政策,旨在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这项政策通过增加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的招生人数,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而统招则是指全日制普通高校(包括中专学校)统一招生选拔考试,依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计划》内统一招录,学习形式为普通全日制。

统招起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用于初中毕业报考中专或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对毕业生生源的一种定义。它是相对于当时的“委培”、“定向”及“自费”三种毕业生生源而言,统招指的是“全国统一招生录取”,并享受国家补助待遇的新入学大学生、中专生的称谓。扩招则源于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进入2008年后,教育部表示1999年开始的扩招过于急躁并逐渐控制扩招比例,但在2009年环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教育部开始了研究生招生比例的调节。

扩招政策下,大学院校在预定招生人数的基础上,降低录取分数线,扩招部门考生。这个新的分数线就是扩招分数线。多用于高考。而统招的分数线由招办划定,教育部统一根据计划数录取,报考完之后才得出分数线。这意味着扩招分数线会相对较低,而统招分数线则根据具体招生计划和考生情况而定。

尽管扩招和统招在性质、起源和分数线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都是为了确保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扩招侧重于增加招生人数,以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统招则侧重于规范招生流程,确保公平公正。

扩招和统招的区别不仅体现在招生规模和招生过程上,还影响了考生的录取机会和未来发展的路径。扩招为更多学生提供了进入大学的机会,而统招则确保了录取过程的透明性和公正性。

在实施扩招和统招政策的过程中,教育部门和高校不断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期望。扩招和统招的结合,使得高等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为更多学生提供了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