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拳实际运用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5:26:12
勾拳作为近距离击打的拳法,在现代散打运动中往往被快摔法所掩盖。然而,中国武术中讲究远打、近拿、贴身摔的原则,近拿和贴身摔在擂台规则的限制下变得相似,使得打法主要依赖拳的直摆性进行远击,稍近时即进行摔打。这一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导致勾拳、肘、膝等短打技法的运用受限,即使运用,也缺乏灵活性。这是时代局势所造成的结果。
自从与中国武术的交流竞争,尤其是受到泰国拳肘膝技术的影响,近来勾拳的运用逐渐改观。撇开擂台竞技的视角,将话题转向街头抗暴的实战应用,勾拳击打的重量和威力与直摆和摔打相当。在实战中,多以街头抗暴的打法为主,擂台竞技的方法为辅。
在双方对峙时,当对方采取左垫步起右低踹腿攻击我方左膝关节部,我方迅速提左膝避开。当对方右踹腿落空,顺势拥身左直拳击打我方面部,我方不避不闪,前落步左拳臂下压其左臂,在向左外划格的瞬间,右脚掌蹬力,右手平勾拳朝对方左耳门击打。
在对抗之初,对方往往以虚招试探,虽为虚招,但不可忽视,因为虚招可能转变为实招。在防守时,我方采取的动作必须为下一步的防守或反击留下机会。面对敌方的第一次攻击落空,我方不应盲目采取反击,待其第二次攻击一出,立即连防带反击,平勾拳痛击敌耳门。一旦击中,就会立即平息战争,无需额外的添补动作。
在与敌对搏的初始阶段,对方首发动作以虚招居多。我方在防守时应选择侧闪的方位,避免盲目乱躲乱闪。在敌方攻击时,我方选择左侧闪,即使敌方落步攻击,也必须转身后才能发挥力量。这样,在敌尚未转过身来时,我方的斜上勾拳已经重重地打在对方的鼻梁上。
在面对敌方攻击时,我方应根据敌方所出的拳腿选择适当的闪避方位。当敌方攻击右腿,我方选择向左侧闪,这样才能暂时避免对方的第二次攻击。如果向右闪,敌方的右腿可能是虚招,随后即会用左拳或左腿攻击,这将是我方送上去挨打。左侧闪避,即使敌方落步,也必须转身才能发挥力量。此时,我方已经发动了反击,敌方尚未转过身来,我方的斜上勾拳已经击中了对方的鼻梁。
在双方对峙时,我方迅速向左侧闪身避开对方的右直拳。同时,我方左手拍推敌方的右肘部,右手斜上勾拳从对方的大臂下穿过,由下向上击打对方的下巴。这种击打方法动作复杂,技巧性要求高,需要胆大心细,具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冒险精神。只有在实际临阵对搏中,依靠平时刻苦训练中得到的条件本能反应,方能在紧急情况下冷静应对,见势化敌。
在面对敌方攻击后脑时,我方应充分利用贴抱、闪身到敌身侧、后方的机会,利用平勾拳、侧勾拳完成攻击。在贴抱时,勾拳的使用是困兽犹斗的策略,但最好不要与敌缠抱,以小力换大力,采用“闪其势、懈其力而轻取之”的上乘武学策略。
在面对敌方的左直拳攻击时,我方迅速右脚侧上一小步,向左转体40至50度,闪躲开直拳,并用右手防住其肘关节。在避过敌方的左直拳之际,我方迅速右脚前移步,左转体旋身,右手侧勾拳击向对方后脑部,将其打仆。
在面对敌方用右摆拳打向我方头部时,我方迅速退左脚一步,下沉身蹲立避过其拳。在对方拳头刚过我方头顶上空,尚未收回之际,我方迅速右脚蹬力,右上勾拳击向敌小腹,紧随左上勾拳击打敌胸口,以连环而快速的左右勾拳打倒敌方。
在面对敌方用左直拳朝我方面部击打而来时,我方迅速抬左臂上架,如果对方用左小臂用力下压我左小臂,形成相持之势,我方移左步用右臂捞抱我后颈形成锁颈术将对方控制。在性命悠关之际,我方本能地用左手抱扒其后腰,向左转头使面对其腹肋,以前额为力点紧紧抵住的同时,右手斜上勾拳击打其裆部,致其疼痛难忍松手,我方得以解脱。
以上所述的勾拳击打法,只是对一些典型部位的举例。习练者需要通过反复训练和实践,才能掌握正确的技法本领。招式是固定的,但用法是灵活变通的。实战场景中没有同一种形式的重现,要求习者见敌之所出动作招法,灵活应对。这种本能是在平时的模拟训练中得来的。
扩展资料
勾拳,是一种弧线击打的拳法,而且是作为近距离攻击的拳法,勾拳的基本技术一般分作四种。平勾拳、上勾拳、侧勾拳和斜上勾拳。这四种勾拳的击打、发力方法、步法和重心都基本相同,只是击打方向和目标部位不同而已。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