颊权的意思是什么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2:03:31
颊权,古代汉语词汇,特指人的颧骨部位。在古诗文中,常用来形容人物的外貌特征或体格健壮。如唐代著名诗人韩愈在其作品《送僧澄观》中有提及:“有僧来访呼使前,伏犀插脑高颊权。”这里的“高颊权”形象地描绘了僧人的颧骨高耸,突显其外貌的独特之处。
而在宋代孔武仲的《赋码碯笛》中也有类似的描述:“弘农学士九尺长,颊颧山起鬓髯张。”此句中,“颊颧山起”同样是为了突出人物颧骨高耸,如同山峰一般挺立,与他那长髯飘逸的形象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人物肖像。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物外貌的细腻刻画往往能够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颊权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不仅反映了人物的面部特征,也常被用来象征人物的内在气质或精神状态。这种通过对身体部位的描绘来传达更深层次含义的手法,在古代文学创作中极为常见。
颊权在不同语境下所承载的意义也有所不同。有时它可能仅仅是为了描述一个人的外貌特征,而在其他情况下,则可能被赋予了更多象征意义,如坚韧不拔的性格、高尚的品格等。这些象征意义往往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来理解。
综上所述,颊权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形式,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想象的空间。通过对这一词汇的理解与分析,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也能更好地把握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上一篇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怎么报名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