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有股东投入资金用什么会计分录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前提。假设“其它应付款-股东”科目余额为贷方余额,“应付账款”科目余额也为贷方余额。首先,我们来看“其它应付款-股东”。

当股东为法人投资方时,可能存在增值税风险,尤其是在拆借资金的情况下,有可能会被视同销售。由于双方为投资关系,可能还涉及企业所得税的特别纳税调整。此外,还需考虑股东与被投资方的税务(而非会计)盈亏情况,以及双方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对于自然人股东而言,如果其贷方余额特别大,可能意味着其拆解了一笔较大的个人资金给被投资企业。此时,需要结合最近几年自然人股东的分红情况,追查资金的来源。可能存在企业部分收入不入账,存在账外收入,最终导致账面流动资金不足,老板不得不将账外收入以个人名义借给企业,以补充流动资金。如果上述情况属实,账外收入可能涉及增值税及附加税费、企业所得税,如果印花税为核定征收,还可能涉及购销合同印花税。账外收入进入个人账户,还可能涉及个人所得税。

补充一个疑点:可能存在股东分红的情况。然而,这只是账面分红,分红后挂账,未实际支付给股东。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文件,这种情况属于特例,应视同已分红,需代扣代缴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判断上述情况的具体细节,可以通过查看明细账和会计分录来实现。

接下来,我们来看“应付账款”。当“应付账款”科目贷方余额较大时,这在现实中比较常见。然而,还需考虑如下因素:部分供应商的货款由于供应商破产倒闭等原因已经无需支付,但企业未作营业外收入。因此,需关注最近几年借贷方均无发生额的供应商并加以核实。此外,还存在收受虚开的发票的可能性。如果存在“估价入账”或“暂估入账”的二级科目,需要审核估价入账金额的真实性及合理性,因为这些科目可能被用于调节原材料单位成本,进而调节成本,可能导致多转成本。

以上仅根据余额作出判断,更精确的判断需要具体明细账和凭证及相关资料。就如同问一个人如何死亡,可能是淹死、吊死或躲猫猫死,具体还需要结合更多相关信息作出下一步判断。比如肺里是否有积水,脖子上是否有勒痕等。这些只是税务检查的一部分,真正检查的重头戏在于更深入的细节。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