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我感觉良好不算坏事,眼高手低不可取,别因什么吃大亏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7:52:18
博文的父母给他起这一名字就是希望孩子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学多才。所以从小就十分重视早期教育,常常给他买《十万个为什么》、《海底两万里》等等科普知识读物。
博文也不负众望,在同龄孩子里,就他最爱看书。每当家庭聚会的时候,博文的爸爸都会让博文出来说一说最近读了什么书,博文这回说的是《三国演义》,大家让他来一段,他便胸有成竹地说起了“武松打虎”的故事,获得了大家的称赞。
刚上幼儿园表弟小旭开心地说:“表哥好厉害,你能跟我一起读书吗 ?”没成想,博文看了一眼表弟的童话书,鄙夷地说“这书太幼稚了,你才认识这么点字?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能背《三字经》了。”
听了表哥的话,小旭委屈极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博文的父母也面面厮觑:孩子怎么变得这么骄傲自满、看不起人,或许是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家长对孩子过度夸赞,相信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一些人看来,这是家长“爱”的体现。然而实际上,从结果来看,这种行为往往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正如王星所预言的那样,孩子容易吃大亏。其实有的时候,孩子自我感良好,或者眼高手低,也会由其他的因素造成。
01孩子为什么自我感觉良好?
1)过多的外部肯定
孩子容易自我感觉良好,是因为平时受到了父母过多的肯定,甚至是比较夸张的赞扬,久而久之,就会潜移默化地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以为自己什么事都能胜任。
2)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足
还有很多孩子,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足够的认识。这其实不奇怪,不是有种说法“初生牛犊不怕虎”,说是刚刚生下来的小牛,往往连老虎都不怕,这其实就是因为它缺乏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倘若小牛知道自己的能力远不如老虎,又怎么可能不害怕呢?
3)没有吃过亏
这也是导致很多孩子自我感觉良好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的很多孩子,被保护的太好了,极少遇到挫折。而缺乏挫折的历练,就容易让孩子对各种事情的后果预估不足,因为他们没有吃过亏,不知道一旦吃亏,会带来多大的损失和痛苦。
孩子自我感觉良好不算坏事,这也自信的一种表现。但是太过于自我感觉良好,就会变得过度自信、眼高手低,而这对于孩子来说,容易因此吃大亏。
02孩子过度自信有哪些危害?
变得眼高手低
一个眼高手低的人,常常会遭到别人的鄙视,因为他们成事不足,却败事有余,故而没有人愿意与他们合作。而自我感觉良好的孩子,就极容易变得眼高手低,因为他们以为自己很能干,也对后果认识不足,故而常常会去尝试超过自身能力的任务并最终失败,这在别人的眼中,就是典型的眼高手低了。
不利于能力的提高
由于过度自信的孩子常常会高看自己的能力,所以也很容易自满,觉得自己已经很行了,于是就不再努力,从而失去了提升能力的机会。
容易吃大亏
过度自信的人,往往更容易吃大亏。因为他们会高估自己的实力,常常觉得自己能成功,从而低估很多潜在的危害。然而一旦他们真地去尝试,就会让他们的实力真实地暴露出来,同时受到因为失败而带来的巨大伤害。而这种伤害,往往是非常大的。
可以看出,过度的自信,对于孩子来说,可不是什么大好事,所以父母应该想办法帮助他们纠正过来,让他们对自己有更清醒的认知,那具体应该如何去做呢?
03如何打破孩子的“自信错觉”?
不要过分地肯定孩子
当孩子取得成就的时候,父母要以平常心对待,不要过度地夸赞,而应该理性称赞。也可以在称赞的同时,引导孩子分析自己取得成就的原因,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这样就能够避免孩子过度自信,同时也更有助于实现进步。
指出孩子的不足
当孩子失败或者犯错的时候,应该及时地指出他的不足。当然了,父母应该心平气和地指出来,而不应加入太多的情绪,否则会招来孩子的反感。只有及时指出孩子的不足,才能够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避免出现自我感觉良好。
用案例对孩子进行教育
当发现孩子出现过度自信的苗头的时候,父母可以多给他们说一些负面的案例,从而让他们认识到教训。当然了,也可以说一些谦虚的正面案例,以引导他们由过度自信转向谦虚,从而提升他们的品质。
过度自信固然不好,但有的时候,孩子过分地谦虚,也是一件坏事。因此家长在对过度自信的孩子进行纠正的时候,切忌矫枉过正,让他们变得过分谦虚,甚至产生自卑感,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容易对孩子产生另一些危害了。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