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认识的精英是如何培养孩子的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5:57:06
1.物质上不宜过分溺爱
有些家庭有优越的家庭物质环境,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子女在教育方面的智力投资,但是,由于大多数富人家庭偏重于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所以忽视了培养孩子积极向上、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言而喻,父母的“宠爱有加”,只能导致“马病肥死”的后果。
2.在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对他的马非常宠爱,终日“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其结果可想而知。历史的教训值得记取,现实的状况同样需要反思。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精英家庭子女中,75%在行为上表现出不稳定倾向;15%学习成绩差,缺点错误较多,甚至沾染了很多不良习气,只有约10%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品质,成为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人。笔者在与中小学老师的学术交流中,也经常听到这样的反馈,现在学校里最难教的孩子就是“当官的”的孩子和“大款”的孩子。这些现实的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3.工作忙不是忽视家庭教育的理由
一般而言,大多数社会精英工作都非常繁忙,很少有余暇来关照和教育子女。他们要么把孩子完全推给学校,要么放任自流,要么花费巨资让孩子出国留学,以为这样就算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但是,这些父母良好的本意却未能获得满意的回报。一些孩子品行不端,甚至结交社会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堕落成为犯罪分子;一些孩子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在精神和教育上的关爱,对家庭没有好感,如果在学校里也没有获得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就会产生离家出走、甚至抑郁自杀的念头,成为“问题儿童”。
美国第一位华人女部长赵小兰曾经深情地回忆说:“在孩子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爸爸伸出了手,不但使孩子获得了知识,而且增进了父女亲情。这份亲情除了支持孩子度过眼前困境,还成了孩子的终身精神财富。”
4.终日忙碌的父母们,请你们千万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
利用自身优势培养精英子女
社会精英阶层大多在企业或某些部门担任要职。如果能够恰当地利用好这种工作优势,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培养,就可以把孩子培养成为真正的社会精英。
5.北京和平思创科技发展公司的总经理邓和平,鼓励儿子从小就保持好奇心,培养他具有爱动脑、好动手的习惯。父亲在家忙碌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培养儿子的兴趣,教给孩子一些有关的知识和原理。当儿子在13岁提出“我能不能和你一起干”的要求时,父亲表示同意。
认真学习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