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板终结者——BLM差距分析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4:00:15
BLM模型的首步是差距分析,涉及业绩、机会与对标三类差距。
业绩差距指实际业绩与期望值的差异,一般通过优化执行解决。机会差距则是现有业绩与新业务设计所能带来的业绩之间的差距,需要新的业务设计来填补。
对标差距则为自身业绩与行业标杆的差距量化陈述。
进行差距分析的目的在于明确不满意感,即对现状与期望业绩之间的差距感知,以此作为战略规划的依据。战略规划需设定未来发展目标,差距分析是目标设定的基础,需分析业绩差距、机会差距及对标差距,识别实现业绩指标的机会,与行业标杆比较找出差距。
差距分析的操作需明确以下问题:有哪些差距?哪些差距最重要?形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负责人/单位是谁?
具体分析步骤涉及讨论目标、问题聚焦与结果输出。差距描述需简洁明了,涵盖关键业绩差距、机会差距与对标差距。
以深圳片区为例,2017年业绩差距表现为收入与利润完成率低于期望,根本原因是市场研究职责缺失、新销售产品培训不足与激励机制及管理机制问题。
机会差距则通过识别关键事件,如失去百万级客户,分析新入职销售对产品认知不全面导致的客户否定,归因于产品培训与客户关系经营培训不足。
对标差距分析则需与竞争对手比较,找出根本差距。以竞争对手A年销售额为例,分析业绩差距,指出产品同质化,激励机制与管理机制不足为主要原因。
上一篇
一建培训班哪个老师好一点
下一篇
教职工大会是什么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