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利率同票面利率的区别是什么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0:01:06
会计学中的实际利率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是指实际的银行利率,票面利率一般是指债券等有价证券票面标注的利息率,两者通常情况下是不相等的。
在会计核算中,两者的差别体现在利息费用的计算以及债券折价溢价的摊销上。
理论上讲,债权的发行价等于债权未来现金流以当前银行利率为折现率,得到的现值之和,举个例子说明,1000元的债权,票面利率为10%,银行利率为5%(实际利率),这样每年,投资者会得到100元债权利息收入和第十年1000元的本金返还,由于时间是有时间价值的,今年的100元,存银行里,明年就会得到105元(即今年的100元就是明年105元的现值=105/(1+5%))这样,换算下来的未来10年现金流的现值总和为772.17+613.91=1386,也就是说,公允上讲,该债券的发行价格是1386元,
会计记录中第一年会计费用为账面价值1368*5%=68.4 利息支出为1000*10%=100
债权溢价摊销为 100-68.4=31.6 那么第一年末债权的账面价值为
1368-31.6=1336.4
第二年 会计费用为上一年债权账面价值*银行利率
利息支出==1000*10%=100 溢价摊销=100-会计费用
年末债权账面价值=年初债权账面价值-溢价摊销
第三年
第四年
。。。
由于会计复式记账原则,第一期会计分录为
借:利息费用68.4
公司债券溢价摊销31.6
贷:现金 100
以下的相同,偿付公司债会计分录:
借:应付公司债券:1000
贷: 现金 1000
不知道这样的回答能否让您满意
上一篇
会计的概念特点和职能
下一篇
庚即是什么意思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