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全民补碘国策

1994年10月1日起实施的《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在全民补碘的大运动背景下,5亿碘充足人口的健康却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大城市的轻度缺碘地区,人群膳食结构中蛋白质和富碘食物较其他地区多,全人群食盐加碘浓度有下调的余地。

滕卫平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从1999年开始进行了长达五年的“碘摄入量对甲状腺疾病的影响”的项目,其结果表明缺碘和富碘都可能导致甲状腺疾病。2002年的“两会”期间,滕卫平教授提交议案,建议修改全民食盐加碘法规,议案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食盐加碘国家标准及时进行了调整,下调了食盐碘含量的下限标准。同年,“防治碘缺乏病”日,国家提出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的新方针。

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崔功浩指出,中国营养学会的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居民日均盐摄入量为11克,农村居民达到17克。这意味着,根据目前市面上多数碘盐中每克盐含碘20~50微克计算,中国人每天摄碘量达到了惊人的220~850微克,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划定的200微克/天的安全线。

2009年5月,卫生部就碘盐问题紧急召开会议,并决定在浙江、福建、辽宁、上海四地开展“沿海地区居民碘营养状况”普查。普查方针为“科学补碘,分类指导”,中国营养学会副秘书长杨月欣解释,“分类指导”意味着碘在食盐中的添加量应根据地区特点调整。

扩展资料

1994年,全民食用加碘盐,与计划生育政策相类似,作为一项国策在中国强制推行。当年国家颁布《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在“食用加碘盐,健康全家人!”标语传播下,各地碘营养的复杂情况被严重低估。在全国范围尤其是沿海地区,食盐加碘政策受到越来越严重的质疑。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