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经巴利语系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20:01:18
南传上座部佛教典籍的丛书,即大藏经巴利语系,主要由巴利语佛典组成。佛教在锡兰(斯里兰卡)传播后,于公元前29年在马塔勒的灰寺举行第四次结集,首次用僧伽罗文字母音译刻写在铜片和贝叶上,形成了巴利语佛典的书面记载。随后,锡兰僧尼将巴利语佛典用泰文、缅甸文、高棉文、老挝文和4种傣文字母音译传播至东南亚地区,逐渐形成了巴利语系三藏典籍。这些文字音译本内容基本一致,分为律、经、论和藏外四大部分。律藏分为戒的条文、僧团生活制度、戒条解释等;经藏包含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和小部;论藏包括法聚论、分别论、界论、双论、发趣论、人施设论、论事等;藏外分为注疏和其他两类。注疏部分原系僧伽罗文,共28种,由佛音、法护、近军、佛授、大名等编译,为僧伽罗文字母写定的巴利语本。其他部分包括岛史、大史、弥兰王问经、清净道论等。巴利语系大藏经现广泛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老挝、印度、巴基斯坦、泰国和中国云南省傣、布朗、德昂等民族地区,有僧伽罗文字母贝叶本、泰文字母贝叶本、缅甸文字母贝叶本、高棉文字母贝叶本、老挝文字母贝叶本、4种傣文字母的贝叶本和纸写本、天城体梵文字母排印本、拉丁字母排印本和日文译本等多种版本。1956年,缅甸联邦政府为纪念释迦牟尼涅盘2500年,邀请各国比丘举行第六次结集,对巴利语三藏进行了严密校勘,印成了迄今最完善的巴利语系大藏经。
扩展资料
大藏经为佛教经典的总集,简称为藏经,又称为一切经,有多个版本,比如乾隆藏、嘉兴藏等。现存的大藏经,按文字的不同可分为汉文、藏文、巴利语三大体系。这些大藏经又被翻译成西夏文、日文、蒙文、满文等。
上一篇
当教师在大学要学什么课程
下一篇
法考和注会哪个难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