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汉字的异同点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7:03:35
中日汉字的异同点
从字音、字形和字义上来对比一下中文汉字与日语中汉字的区别。
字音
相同点:
①一个汉字都有多个读音
中文:
“和”这个字可以读作“h锓h蔓huó”“huò”“hú”。
“给”这个字可以读作“gĕi”“jǐ”。
日语:
「人」可以读作:
人口(じんこう)
人间(にんげん)
人影(ひとかげ)
恋人(こいびと)
「物」可以读作:
植物(しょくぶつ)
食物(しょくもつ)
果物(くだもの)
②一个读音可以对应多个汉字
中文:“jì””可以对应“记”“计”“济”“寂”“绩”“季”等40个以上汉字。
日文:「shi」可以对应「始」「市」「私」「诗」「师」「死」等70个左右的汉字。
不同点:
①中文:一个汉字对应一个音节。日语:不一定是一个汉字对应一个音节。
比如中文和日语都有「外出」这个词,并且意思也差不多。但用中文读的话是[wài chū],两个文字对应两个音节。而在日语里却是[ga i shu tsu],两个文字却对应了4个音节。
②中文:每个汉字都有声调,并且声调不同意思也不一样。日语:单个的汉字不带有声调。
比如刚刚说的「外出」在中文里是[wài chū],拆开来的话是[wài]和[ chū],每个字有每个字的声调,声调本身没有变化。而因为日语并不是一个汉字对应一个音节,「外出」这个单词只有一个音调,如果拆开的话就没有音调了。
字形
对于中文学习者和日语学习者来说,汉字是最容易掌握的,同时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原因在于中文汉字和日语汉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无意识的能看懂对方的文字。比如像”地球“”哲学“这样的汉字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能看得懂。也因此容易受到母语的汉字影响而理解错误,比如 说像日语里的「舎」「悩」在中文里写作“舍”“恼”。
①一般我们在学习一门外语时,都是比较容易理解一些生活中常用简单的基础单词,难的较少用的高级词汇比较难记忆。比如对于学英语的人来说像“pen”这样的单词就比较好记,而像“concept”“porteins”这样的单词就比较难记忆。
而学中文和日语却是相反的。比如学日语的中国人看到「冷蔵库」「万年笔」这样的日常词汇反而会常常感到很困惑这到底是个啥。就像日本人看到“冰箱”“钢笔”这样的词也一头雾水一样。但是像「概念」「蛋白质」这样不算基础词汇的词日本人中国人却能够容易理解。
②中文有很多被创造出来的新汉字,日语里也有很多被创造出来的国字,而这样的字互相并不能通用。
例:中文:“ 钠”“氦”等表示化学元素的文字;一些方言发展而来的文字如“搞”“馍”“靓”等;一些感叹词如“哎”“呀”“吧”等待,这些在日语里是没有的。
日语:「鯒(こち)」「鱚(きす)」等这些日本人创造的国字在中文里也是没有的。
字义
虽然日语和中文里很多汉字意思是差不多的比如“大学”“教授”等,但还是有很多汉字意思并不一样,稍不注意就会犯错。
比如:
[看病]
中文:去医院请医生给你看诊
日语:照顾病人,看护病人
[手纸]
中文:厕纸
日语:信
[勉强]
中文:强制或是做不愿意做的事
日语:学习
上一篇
广西艺术学院准考证去哪找
下一篇
请问登封市的高中有哪些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