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江西教招遇冷,缺额802人,为何“年年招老师,年年缺老师”

江西教师招聘遇冷,802个岗位空缺,为何“年年招老师,年年缺老师”?

每年教师招聘季,我们总能听到“年年招老师,年年缺老师”的感叹。江西的情况并非个例,全国多地均面临相似的挑战。

首先,偏远地区的岗位往往无人问津。由于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交通不便,吸引不到应聘者,因此年年出现岗位空缺。

其次,即便在偏远地区,好不容易招到的教师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选择离职。例如,一些教师在考取编制后,可能会因为编制所在地的待遇或环境更为优越而选择离开原岗位。

以江西某私立学校为例,有教师夫妇在同一学校教授化学。他们在教学之余,积极备考编制。前年,其中一位教师成功考取编制,前往本市另一个县的高中任教。然而,一年后,他因为该校位置偏僻、待遇低廉等问题,选择回到原来的私立学校。

同样,另一位教授历史的教师去年考取了另一个县的编制,但仅教了一年便返回了原来的学校,并将自己的配偶一同带了回来。原因同样是因为工资待遇低。

教师职业需要耐心和毅力,但在物价上涨、社会节奏加快的时代背景下,低薪资和艰苦的工作环境使得许多教师难以坚持。特别是新入行的教师,在最初的一两年里,往往难以忍受而选择离职。

目前,初中和高中的教师岗位尤其紧缺。一些教师认为,与其在初中处理学生纪律问题,高中面临升学压力,不如选择小学教师岗位,尽管收入相对较低,但工作相对轻松,没有晚自习,且课后服务能带来额外收入。

在某些农村地区,教师岗位的流动性大,年轻教师因教学负担重、生活条件艰苦等原因,会选择离开前往其他地区。此外,社会对教师的偏见使得教师地位不高,报考教师的人数逐年减少。

公务员岗位同样存在类似问题。社会对公务员的期望往往过高,而公务员的实际工作内容和待遇并不总是符合这些期望。

总的来说,教师岗位的吸引力不足,与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期望和实际工作条件之间的差距密切相关。这种状况在全国范围内都有所体现,需要从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等多方面入手来解决。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