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太钢技校怎么样

近日,由41所学校、233名选手参加的全省首届技工学校职业技能大赛落下帷幕,太钢技校在计算机、钳工、电工、车工、电焊工五个工种比赛中,获得奖牌数稳居榜首。这标志着太钢技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检验,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成果得到了充分展示,太钢技校也因此受到学校、家长、社会更多的关注。于是,6月27日,记者深入技校进行了采访。 改变教学模式 建立适用框架 作为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是学校生存发展之本,学有所长,学为所用,真正拥有实用的技能是企业、学生及家长的迫切需求。为此,他们改变以往重理论培养,轻技能训练的模式,突出了学生技能的培养,增大了动手操作的比例,建立了半天理论学习、半天实训的教学框架。理论教学围绕实践教学进行内容优化,突出主干课程,按照针对性、实用性的原则强化核心知识,为技能的掌握服务。他们还根据每个人的文化基础,结合本人意愿、发展方向,分成中高级技工班、对口升学班、高中课程班等不同班级,开展分层次教学,进一步创新教学内容,以满足社会、学生、家长的不同需求。深化教学管理 激发教学热情 围绕深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宗旨,结合学校实际及市场形势,他们以教研室为单元相对独立地组织教学,这样,学生管理和教学合二为一,老师的收入与课时挂钩,大大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每学期末由教研室主任通过一定的程序重组教研室人员的管理机制也促使教师增强了工作责任心。富有生机活力、灵活高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增强了各教研室间的竞争意识。为了进一步明确班级教学的责任人,使他们肩上有担子,心中有目标,每一个专业(或班级)除原先指定的一名班主任负责外,还新配备了一名实训老师负责。实训老师不仅进行本专业教学的总体策划,还要负责专业技能的指导和实训。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他们始终坚持改革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向管理要效益。紧紧抓住课堂教学、教研室活动、业务检查、劳动纪律等几个良性运行的轨道,不断加强日常教学秩序和教学业务检查,使教学质量逐步得到提高。课程设置合理 调动学习兴趣 课程设置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他们紧密围绕市场,以″专一、会二、重实践″(专一:精通一门专业;会二:学会第二种技能;重实践:注重实践。)为办学理念,坚持以就业为目标,强化技能训练,注重学生综合能力、文化素质提高的办学指导思想,开设了普通话、社交礼仪、就业指导等课程,加大了专业课所占比重及实习力度。机械专业为了使学生对数控设备和工艺有更直观的了解,组织学生到太原理工大学数控加工实验室参观学习;汽修专业学生在任课老师和班主任的带领下,去太原市大昌汽修厂进行了参观学习;旅游班在清明扫墓活动中,承担了全校的导游任务。他们还借″太原市百名优秀导游员评选活动″之机,让旅游班学生亲临现场,感受专业导游员的风采,增长自己的见识。 多种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增强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今,劳动力市场技能型人才的紧缺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生机,太钢技校正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努力探索技工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力争为社会培养出更多许振超式的高技能人才。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