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人体内的分配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06:40:19
成人体的水分含量大约占体重的三分之二,这与地球表面海洋的面积占比相似,因此有人将人体内的水分比作一片“内海”。(一)人体含水量
人体含水量受以下因素影响:
1.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体内水分含量降低。例如,胎儿的水分为90%,新生儿为80%,少年为75%,成人约为65%,老年人则降至约50%。
2. 机体组织:人体不同组织的水分含量差异显著。例如,牙齿的水分为10%,骨骼为25%,脂肪为30%,肌肉为72%,血液为97%。
3. 性别:通常情况下,女性的水分含量高于男性。
(二)水分在体内的分布
人体内的水分主要分为两部分:
1. 细胞内液:位于细胞膜内部,占人体总水分的55%。
2. 细胞外液:占人体总水分的45%。细胞外液又可细分为:
- 血管内液体:指动脉、静脉和微血管内的血浆,占人体总水分的7.5%。
- 细胞间液:指血液以外,在细胞间隙中的液体,占人体总水分的20%。
- 其他体液:包括脑脊液、眼液、关节液等,以及结缔组织、软骨、骨骼中的水分。
(三)水分在体内的功能
水分在体内有以下几项重要功能:
1. 构成机体:水分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成分,存在于所有细胞和组织中。水分对皮肤健康尤为重要,使婴儿和少女的皮肤细腻光滑,而老年人的皮肤因水分减少而显得干燥。
2. 作为溶剂:水是极佳的溶剂,几乎所有营养素和生物活性物质都能溶解于水,即使是难溶于水的脂肪也能以乳化形式存在于水中。
3. 运输载体:水的流动性使其能够穿过生物膜,输送营养物质和废物。人体每天的水分交换量高达48升。
4. 调节体温:水的高比热容使其能够吸收和释放大量热量。通过汗液和呼吸,人体能够散发多余的热量,维持恒定体温。
5. 作为润滑剂:体液如关节液和眼液等保证正常的生理活动。
6. 促进机体工作效力:水分不足会影响人体工作效率,而运动员失水3%就会影响运动成绩。
7. 提高膳食的营养价值:水分影响其他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和代谢,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可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四)水分平衡
水分在人体中的代谢量最大,超过其他营养素。
1. 水分损失:为维持正常生理活动,人体每天通过尿液、呼吸、汗液和粪便等渠道损失水分。
2. 水分摄入:为补充损失的水分,人体每天需要摄入相应的水分,来源包括饮料、固体食物和代谢水。
3. 水分平衡:人体每天摄入和排出的水分需保持动态平衡。
4. 代谢紊乱:水分不足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影响,而水分过多则可能导致水肿。
(五)水分需求量
水分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营养学上并未规定具体的需求量。美国食品与营养委员会建议,每摄入1000卡热量食物,应补充1000ml水分。
(六)饮水知识
1. 不要等到口渴才饮水,口渴是身体水分不足的信号。每天应规律地摄入至少1000ml水分。
2. 避免在饭前饭后立即饮水,以免影响消化吸收。
3. 失水时应少量多次饮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4. 早晨起床后应补充夜间失去的水分,饮用一杯淡盐水有好处。
5. 白开水最能解渴,大量出汗后要注意补充失去的无机盐。
6. 注意饮水卫生,饮用清洁、煮沸的淡水。
下一篇
幼师编和小学编哪个难考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