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症的病理是什么

ADH,即抗利尿激素,调节着肾脏对水的通透性,减少对游离水的清除,使水在体内保留,引起体液低渗和血钠浓度降低。然而,仅当ADH分泌过多与摄入大量低张液体同时存在时,才足以引起以低钠血症为主要特征的稀释性低钠血症综合症(SIADH)。早在1953年,Lear等人通过实验表明,正常人注射长效神经垂体提取物后,体重、血钠浓度及尿量未变,大量饮水时虽体重增加、血钠浓度下降,但无水肿现象出现。一旦停止注射ADH制剂,即使继续大量饮水,异常现象也会迅速恢复,说明ADH产生增加不足以引起SIADH。

Kovacs和Robertson等人进一步研究,给予健康志愿者足量的DDAVP(一种ADH类似物)而不限制饮水,结果显示,尿渗透压增加、尿量降低,体重轻度增加、血钠浓度轻度降低。但受试者饮水量减少,数天后与水的排泄量保持平衡,体重不再增加,血钠浓度不再下降。推测水摄入减少可能与机体轻度水过多有关,水过多会使机体不思饮水甚至厌水,对其他液体也有厌恶感。给予受试者DDAVP达14天之久,也未出现低钠血症,进一步说明ADH过多时,肾脏对水的排泄减少,水的摄入减少,难以形成低钠血症。

当ADH分泌过多,肾脏对水的排泄减少,同时水的摄入也减少,难以形成低钠血症。然而,如果病人饮水过多或补给低张液体过多,则可形成低钠血症。低钠血症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引起脑细胞水肿,产生神经系统症状。ADH过多通过肾的潴水作用引起细胞外液容量增加,使醛固酮分泌减少,肾脏的潴钠能力减弱,尿钠排出增加。细胞外液容量的增加还会引起心房利钠肽分泌增加,导致尿钠排出增多,进一步加重低钠血症和体液的低渗。SIADH通常不出现水肿,因为心房利钠肽分泌增加使尿钠排出增多,水分不易在体内潴留过多。由于过多ADH的持续作用,虽然细胞外液已处于低渗状态,但尿液仍被不适当地浓缩,导致尿渗透压大于血液渗透压。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