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男子为什么要把头发盘到头顶,顶着不累吗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22:17:34
古代男子束发时将头发盘到头顶其实是为了方便农作,这是从农耕时期传下来的一种习惯。在农忙时,低头弯腰是必须的,如果头发不盘起来,就容易挡住视线,不利于便宜行事,于是人们就开始将头发束起来,再用头巾或发绳绑紧,就能保证农作的顺利进行。头发没什么重量,盘到头顶不仅不会太笨重,还可以在夏天替头顶遮挡太阳,在冬天保护头顶不被冻伤。
男子束发,一般都是将头发拢在一起,作成发髻的样子,然后再结发戴冠。第一步就是将头发梳整齐,拢到头顶处,再用发圈将头发扎起来,作马尾状;第二步就是将头发从发圈处抽出一点弧度来做成发髻,再用簪子插入发髻之中,将发尾扯紧,使得簪子在发髻中固定住;第三步就是将余发环绕发髻盘起来,最后戴上冠或方巾就可以了。若要说个比喻,大概就是现在的半扎丸子头的盘发步骤。
因而,男子盘发和女子又不一样,女子盘发靠簪子,盘好的头发只需要将簪子抽掉,头发便会散落,然而男子盘发还要多一样东西,譬如头巾,就算将簪子抽掉,头发也会安安稳稳的待在头巾里。当然了,寻常百姓的头巾不过是一节布料,而文人雅士们更爱用儒士方巾,权贵重臣们则更喜爱冠、冕、弁,而明朝时男子束发流行用网巾。
而且男子束发的簪子也要长一些,大约有15-20厘米,比起女式簪子来说款式也要更简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簪子的材质也越来越多,金簪、银簪、铜簪、铁簪、玉簪、木簪,甚至还有石头、象牙和骨头材质的,其做工也有很多不同,镂空、錾刻、镶嵌各有花样,簪子也慢慢从生活必要的实用物品变成了衣着搭配的装饰用品。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