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家庭教育一直都在不遗余力的培养巨婴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03:38:10
这都是少生惹的祸。
因为少生,所有期望孩子得到好的教育、好的生活条件,从而期待自己的孩子成功,从而反向来“孝顺”自己。
可不知道这种寄托教育出一大批巨婴儿,悲哀啊。
另外现代家长都有一个观念:“不让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花高价读重点学校贵族学校,花重金参加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好让孩子在“起跑线”上领先同龄人那么一点点。可诡异的现象是:当孩子在18岁左右,家长们不得不承认孩子的平庸。
竞争论在现代大行其道。
但靠竞争有用吗?
华杉老师有一个关于解析竞争的泡妞论:泡妞的关键在于妞,不在于情敌。咱们班级里有一个班花,10个男生追求她,你把那9个都打败了,甚至都杀死了,她一定跟你走吗?反过来,她如果愿意跟你,有100个男生追求她又如何呢?《孙子兵法》也教我们主要是管自己,管不了别人。如果你自己实力不济,形势不许可,成本上不成立,你也争不了。争不过的你不能争,这是我们一直讲的不战之法。
但是人们为什么关注竞争对手呢?这是人性的弱点。
家长自己在竞争,然后再让自己的孩子们参与竞争,这听起来是不是很可悲啊。
因此笑来老师的《好的家庭教育课》中不仅让家长不参与竞争,甚至让家长教会自己的孩子不参与竞争。
“不要参与竞争,做个长期主义的与世无争的家庭”,要学会做不靠竞争的受益者,要做不往人堆挤的事。
李笑来老师《好的家庭教育课》中就提到:家庭教育是个无限游戏,在一个无限游戏中保持自己始终在游戏状态。那如何才能一直在游戏状态呢?
先想想家庭教育当中终止游戏的几个情况。
情况1.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意外伤残了甚至夭折了。
情况2.孩子成长过程中变坏了。有可能是学坏、有可能被带坏。
情况3.孩子不想生育,有可能是想丁克,有可能生活压力所迫不想生,有可能没有生育能力。
......
反正在传承的过程当中,孩子就是可能有意外,而解决的办法就是多生育几个孩子。
多生育几个孩子(目前我们国内允许生育三胎),即使一两个发生意外伤残夭折了,不会影响其他孩子的成长。
多生育几个孩子,即使一两个孩子变化了,多孩子当中肯定有一两个是变好的。
多生育几个孩子,即使一两个孩子不想生育,多孩子当中肯定有一两个想生的。
有数据显示,三个孩子中出现一个优秀孩子(有出息)的概率高,五个孩子中通常都会有一个有优秀的孩子!一旦出现一个优秀的孩子,其他孩子也会受到影响!从而提升了家族优秀基因的传承。
所以,在家庭教育家庭传承当中,数量比质量重要。有了数量在考虑开编当中说到的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孩子?如何让如何让孩子不要参与竞争。
因此李笑来老师的《好的家庭教育课》就是家庭教育的首选课程,更是自己家族传承的首选教育课程。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