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强调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03:57:52
教授:“年轻人,我看你长嘘短叹,莫非有什么难处。”
小伙子一回头,看见教授正捧着书和教具一脸冷淡地向自己寒暄着。于是耸耸肩:“教授,刚才教室里老师给我们讲了半天逻辑,可我觉得那纯粹是浪费时间。”
教授一边和小伙子在楼道里同行一边用手正了正领带,冷脸道:“你说学习逻辑是浪费时间?” 教授说这话的时候眼睛淡然地看着前方。
“是的,浪费时间,我之前十几年都没学过逻辑,不一样活的好好的?”
教授哂笑:“你本可以活的更好,活的更辽阔,更自我。”
“我不明白您的意思,学逻辑到底有什么用?”
教授伸出两根纤细的手指:“有什么用是个很功利的问题,那我就给你两个同样功利的答案,但你要记住,逻辑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 教授斜眼看向小伙:“逻辑的第一个用途在于人的外部,它可以帮你极大地拓宽认知的边界,而第二个用途则在于人的内部,它可以帮你真正地主宰自己。”
小伙子一脸费解:“您啥时候成玄学教授了?说话云山雾绕的。”
教授推了一下眼镜:“我问你,地球有多大?”
“......周长大概四万公里左右?书上是这么写的。”
教授:“书上要没写呢?”
小伙:“那您这就是抬杠了,我不能用皮尺去量吧?”
教授:“是的,你不能,这世界上没人能用皮尺去量地球,但在逻辑的帮助下,算出地球的周长用我这手里的这根直尺就够了。”
小伙子冲教授做了一个“请开始表演”的手势。
教授:“我们只需在夏至那天,等到太阳最高时,在北回归线以北的某个位置,把这个直尺立在地上,就能知道地球的周长。” 说着,教授在纸上画了一个示意图,“彼时,阳光正直射北回归线,我们将直尺影子的末端与直尺本身的顶部相连,就能得到阳光在直尺处斜照的角度a,这个角度与整个圆周的比值,就是直尺所在地与北回归线之间最短距离和地球周长之比。”
小伙子拿过纸一看,惊了:“还真是!”
教授:“这都是中学几何知识。” 说着教授挥了挥手里的直尺:“你不需要用皮尺绕地球一圈,就可以通过一根短短的直尺知道这个自己几乎不可能直接测量出的结果,这就是逻辑的力量,它像杠杆一样放大了你的认知。”
“放大认知?” 小伙子似乎还有些困惑。
教授用手指向自己:“人眼只能看到380到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即可见光,人耳也只能听到20到2万赫兹之间的声音,即听觉响应范围,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小伙子摇头。
教授:“这意味着对于这大千世界来说,我们人类又聋又瞎,无数的信息根本就在我们小小的感知范围以外,光靠这样的感知器官想认识这个世界实在太难了。”
“那该怎么办呢?!” 小伙子焦虑起来。
教授:“好在我们有逻辑,世间万物都处于彼此的联系之中,只要我们能正确地将感知到的事实串联起来,就可以用已知预言未知,而这种正确串联事实的方式,就是逻辑。无论是浩大如海王星那样的宇宙天体,还是渺小如希格斯波色子那样的微观粒子,都曾经仅仅存在于逻辑之中,存在于已知指向的未知之中,但最终它们还是被观察印证了,正是逻辑指引我们走出了浑沌,如果我们这个物种仅仅被囚禁在感观的小小监狱中,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小伙子愣在原地。
教授看着小伙子:“认识这个世界,光用眼睛和耳朵是不够的,还需要这,要用逻辑去拓宽认知的边界。” 说完,教授用手指点了点小伙子的太阳穴。
“那您之前说逻辑帮人主宰自己又是怎么回事?”
教授:“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喜欢发表观点,但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吸收别人观点时要格外谨慎。”
小伙子:“为什么呢?”
“因为观点进入一个人的脑子后,就会影响这个人的行为,一个人格独立的人在听到别人的观点时,应该像海关人员那样仔细对这一外来观点进行检查,否则就是在放弃自己精神领土的主权,任由别人往自己脑子里走私观点的后果就是最后变成一具蛋白质傀儡,被肆意地玩弄和利用。” 教授说到这,面容严肃起来。
小伙子冷汗冒了出来:“那应该怎么检查别人的观点呢?”
教授:“分两个层面,第一,看这一观点在事实上是否可靠全面,第二,看这些事实被串联起来的方式是否正确,即是否符合逻辑。”
“也就是说...”
“没错,一个没有逻辑的人很难有独立的人格,他们会渐渐成为别人观点的宿主,只有捡起逻辑的武器,才能拥有独立的人格,真正做自己的主人。” 教授说到这,意味深长地看着小伙子,“这便是逻辑对于一个人外部和内部的价值。”
小伙子看着教授,沉默良久,说:“教授,我懂了,谢谢您,但我有个问题。”
教授:“请讲。”
小伙子:“您刚才提到的那个关于地球周长的问题时,没有考虑到空气折射可能带来的干扰,而且地球也不是一个均匀球体,周长有长有短,同时局部地形也可能影响观测。”
教授笑了,转身离去:“你学的很快,我很欣慰。”
上一篇
为什么学礼仪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