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阳加于阴谓之汗出自哪本医书

阳加于阴谓之汗出自《内经》。

1、阳热邪气指热迫津液外泄而汗出,形容汗水外渗,连绵不断的状态;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风阳加于阴,腠理开而汗出。

2、阳气亏虚指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营阴不能内守,则见自汗。甚者阳气暴脱,阴津随阳气外泄而亡脱,则见淋漓汗出 ,又称脱汗、大汗亡阳,属绝汗,阴阳离决之危候。

3、阴虚指阴不配阳,阴不制阳,阳无所附,阳动而生内热(阴虚内热)。热为阳,阳加于阴,阴津不能内守,又夜眠时阳气入里,腠理不固,则见盗汗。

汗液的主要成分:

汗水中主要成分是水,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乳酸、尿素等。当健身者大量出汗后,随水分丧失,也失去很多盐分,体内电解质因此而失去平衡,酸碱值低于4.5—7.5正常值,人体汗液比重也会明显降低。

人发汗是常见的生理现象,天闷热时发汗,心情紧张急躁时也发汗。此时就需要及时补水,最好在补充电解质,防止出现电解质紊乱,避免出现不适症状。如果生活中经常出汗,要注意进行钙质补充,多到户外做一些有氧运动。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