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m经济学意义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21:50:35
经济学中的CVM概念源于马克思的《资本论》。具体来说,C代表生产商品过程中消耗的不变资本,v表示可变资本,m则指剩余价值。这一概念通过公式“商品价值=c+v+m”得以清晰表述,即商品的价值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三部分构成。
剩余价值是资本与劳动之间矛盾关系的直接体现,它代表了可变资本的增值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与此相对,利润的概念则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似乎资本自身能够创造价值,这实际上是一种颠倒了的关系。这种理解上的偏差,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
在实际操作中,产业资本家通常会根据既定的利润率来预估预期利润。他们首先设定一个利润率,然后将其乘以预付的总资本,以此计算出预期利润量。这一预期并非空想,而是基于科学的论证和实践经验,表明实际操作中确实有可能实现这样的利润。
科学的分析表明,利润量实际上是由可变资本所带来的增殖额。这意味着,尽管利润在表面上看起来是由整个资本创造的,但实际上,它是由劳动者通过劳动所创造的可变资本转化而来的。因此,剩余价值才是资本内在的本质或实体,而利润则是外在的现象或形式,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表现。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