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特困未成年人可享救助供养至18岁”这一政策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0:36:43
新修订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适度放宽了特困人口救助支持系统覆盖的未成年人范围,明确“特困人口中的未成年人可以继续享受救助支持,直至年满18周岁”。
这一消息出现,让很多特困人口感到幸福。这也算是国家发展的象征,毕竟人们的福利是直接和发展挂钩的,发展越好人们的福利就越好。如今把特困未成年的补助从16岁提升到18岁,保证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时间。
在未成年前,可以多学习一些知识和技能。这样在成年之后,就会拥有独立的能力。另外在新闻中还提出,年满18周岁仍然接受普高、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人,可以继续享受国家的救助和扶持。
1、特困人口放宽覆盖未成年人年龄在民政部召开的发布会中,明确解读了全新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其中提到了一点,是放宽未成年人的覆盖年龄。把原来的资助至16岁,改为了年满18周岁。简单来说,就是特困未成年人享受国家资助和扶持,又多了两年。
个人感觉这样的调整非常好,对于一些特困未成年人,他们可能在16岁之后,仍然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完成学业还是打工,都有一定的限制。提升至18岁,完美解决了这些问题。
2、什么是特困未成年《特困人员认定办法》: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时具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法履行义务能力的,应当列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
从《办法》(简称)中我们可以看出,一般被认定的特困人员,都没有法定的抚养人。他们没有生活来源,也没有工作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很难生存下去,需要被别人照顾或者资助。
所谓特困未成年,就是年龄比较小的特困人员。可能没有直系亲属,只有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另外,《办法》中提到的年龄已经随着修订,从原来的16周岁改变现在的18周岁。
3、18岁的时间点在我们国家,提倡的是9年义务教育。按照年龄来说,一般初中毕业,就已经到了16岁。可是16岁的孩子,还没有完全的生存能力,一个人在社会上,非常容易被骗。把年龄提升到18岁,同时让他们在高中、中职继续享受补助,间接提升了生存的能力。
即使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也有能力去分辨善恶和对错,不至于被别人利用。在没有国家的帮助下,也能活得很好。
上一篇
专插本要考几科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