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干货清单丨高中生物遗传学大题10种题型汇总

一、显、隐性的判断:

1. 性状分离,分离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 杂交:两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

3. 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显性性状数量多于隐性性状。

4. 假设推导:假设某表型为显性,按题干的给出的杂交组合逐代推导,看是否符合;再设该表型为隐性,推导,看是否符合;最后做出判断。

二、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

1. 测交:若只有一种表型出现,则为纯合子;若出现两种比例相同的表现型,则为杂合体。

2. 自交: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不出现(或者稳定遗传),则为纯合子。

注意:动物实验材料,测交;植物实验材料,测交和自交,最简单的方法为自交。

三、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1. 测交:选择杂合(或者双杂合)的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若子代出现1:1(或者1:1:1:1),则符合;反之,不符合。

2. 自交:杂合(或者双杂合)的个体自交,若子代出现3:1(1:2:1)或者9:3:3:1(其他的变式也可),则符合;否则,不符合。

注意:鉴定配子的种类也可以;如:花粉鉴定;观察雄峰的表型及比例推测蜂王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

四、自交和自由(随机)交配的相关计算:

1. 自交:只要确定一方的基因型,另一方的出现概率为“1”(只要带一个系数即可)。

2. 自由交配:分别求出双亲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再进行雌雄配子的自由结合得出子代(若双亲都有多种可能的基因型,要讲各自的系数相乘)。

注意:自交或自由交配后代表型选择后,子代相应比例的改变。

五、遗传现象中的“特殊遗传”:

1. 不完全显性:如Aa表型介于AA和aa之间的现象。判断依据可以根据分离比1:2:1变化推导得知。

2. 复等位基因:一对相对性状受两个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现象,先确定不同表型的基因型,再答题。

3. 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或更多等位基因控制的现象。

4. 致死现象,根据子代的分离比的偏离情况分析得出,注意子代比例的变化;或发育到某阶段致死现象,计算时注意相应比例的变化。

六、遗传图解的规范书写:

要求:亲代的表现型、基因型;配子的基因型种类;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包括特殊情况的指明)、比例;基因型的规范书写(常染色体、X染色体等);正确书写相关符号。

七、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基因控制性状的区分和判断:

1. 比较雌雄中表型比例是否相同。

2. 正反交结果是否相同,相同为常染色体,不同为X染色体。

3. 根据伴性遗传规律判断。

4. 设计杂交组合,根据子代情况判断。

八、“乘法原理”解决自由组合类问题:

思路:对多对等位基因或相对性状问题,先用分离定律分析每一对情况,然后运用“乘法原理”整合。

九、染色体数、型异常配子(或个体)产生的分析:

结合遗传细胞学基础,通过减数分裂过程分析,用简图展现。

常见来源: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未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十、遗传系谱图类题目的分析思路与考查类型归纳:

1. 人类遗传病类型及特点。

2. 遗传方式推导方法。

2.1 显隐性遗传判断。

2.2 遗传病是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

3. 子代表现型概率计算。

方法:多对性状同时考查,单独考虑每一对情况;确定亲代基因型种类和比例。

本文总结了高中生物遗传学大题的十种题型,从显隐性判断、纯合子杂合子识别、基因定律验证、交配计算、特殊遗传、遗传图解、性状控制区分、乘法原理应用、染色体异常分析和遗传系谱图解题,帮助同学们在高考中高效解答遗传学大题,提高得分。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