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高考的“平行志愿”指的是什么意思

所谓“平行志愿”是一种录取方式,它改变了过去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在每个录取批次中,考生可以填报多个平行的学校,这些学校之间没有优先顺序。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具体来说,录取时会将考生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排队,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多个平行志愿。如果符合A志愿,那么考生就会被录取;如果分数不够,则继续检索B志愿,依次类推,直到被符合条件的学校录取。

以实行平行志愿的上海为例,其中第一批、第二批可填报4个平行志愿;第三批可填报8个平行志愿。实行平行志愿后,每个批次都会根据高考成绩对考生进行排序,逐分逐个检索考生填报的志愿。只要检索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就会向该院校投档。因此,考生不会因为第一志愿未被录取,而失去同批次二三志愿的录取机会。

在实行平行志愿的情况下,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兴趣选择多个学校,增加了录取的灵活性。而且,考生也不必担心志愿填报顺序,只要自己的分数达到某个学校的录取线,就有机会被录取。因此,平行志愿的实行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使录取更加公平。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平行志愿增加了考生的选择范围,但也要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更加谨慎,合理规划志愿顺序。同时,考生还需要关注各学校的具体录取分数线,以提高被录取的可能性。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